如何实现灌区现代化改造?
2023年01月09日 15:33
我国的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灌区是灌溉农田最重要的工程设施。
灌区的现代化改造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当前,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建设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新建项目,二是续建项目,三是改建项目,四是改建项目
目前已有部分项目进入了实施阶段。
本文将对我国各地灌区改造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介绍如何实现灌区现代化改造。
一、灌区现状
灌区改造,是对灌区工程设施的更新,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提高灌溉面积。
目前大多数灌区已完成改造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根据统计,全国共有2629个灌区。其中省级以上的有283个(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按照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批复的《全国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规划》,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全国283个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建设任务。
二、改造需求分析
灌区改造主要是针对于传统的灌区进行改造,主要是对渠首工程、干渠及支洞工程进行提升改造,以满足不同地区发展灌溉农业的需求。
当前我国灌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传统灌区普遍存在管理不到位,管理手段落后,运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急需通过对渠道进行标准化建设的方式完善其功能;二是传统灌区因其运行维护费用高昂而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难以维持渠道正常运转;三是传统灌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求的提高,灌溉方式也逐渐从传统漫灌向微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转变。
三、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
根据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末全国需完成新建续建灌溉工程面积1亿亩,其中节水改造5000万亩(大型灌区、高效节水改造1500万亩),灌区配套设施建设和维修养护工程8000万亩(大中型灌区、高标准农田配套机电井工程8000万孔,灌溉面积1.2亿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3000万亩。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但仍有一些地区没有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如新疆、内蒙古的部分灌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工程老化严重、灌溉效益下降等原因造成了无法满足要求。
而各地又缺乏对灌溉管理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保障,不能满足灌区管理需求的同时也影响了工程使用年限。
因此各地要加快推进灌区建设项目,通过现代化改造提升农业灌溉效益和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农民用水参与度。
四、建设方案
在灌区建设方案中,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渠首、分干渠等重要的建筑物进行改造或新建。
新建建筑物需要结合灌区实际发展规划要求进行。
渠首、分干渠建设需满足设计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其防洪排涝能力。
对灌溉泵站和水闸等主要建筑物要进行标准化改造。
五、结语
灌区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是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灌区现代化改造既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内容,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对灌区发展和建设的主导作用,加强规划引领,统筹协调项目实施与管理等工作。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