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023年01月11日 11:2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目前全国各地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最严重、最重要的自然灾害。

  由于人们对地质灾害规律认识水平还不高,监测技术方法落后,灾害治理工程数量少而分散等原因,导致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不明显;同时,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数量大、面广而且复杂多变,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准确掌握地质灾害点的变化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准确掌握地质灾害危险区及其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实现科学防灾减灾。

  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站网

  根据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协会发布的《关于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的通知》,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并将其纳入防灾规划,明确职责分工,形成有效的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体系。

  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不同级别、不同覆盖范围的监测站网。

  在对已经建成监测站进行监测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注意将现有监测点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具有一定规模效益的监测站网;充分利用现有监测设施、方法以及各种仪器设备等,逐步实现对灾害点周围重点地段和危险地段进行全面连续、动态实时监测。

  通过监测站网建设与改造工作,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及时和准确的信息,为防灾减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持。

  对于已建成监测站网中尚未达到国家规范要求的监测点及部分未建(构)筑物上设置的监测点也要加强管理。

  二、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通过遥感卫星影像解译、现场踏勘、无人机航拍以及综合分析等技术手段,结合地质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在地质灾害隐患区域内开展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调查和分类工作,确定地质环境条件、重点防治区域和措施,掌握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和动态变化规律。

  三、建立重点滑坡隐患点动态监测系统,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进行长期观测,及时掌握重点威胁区的动态变化情况,为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建立健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对重点滑坡进行动态监测。

  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既有长期的、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又有一些突发性事件、人类工程活动及其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是开展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工作的基础。

  四、建设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地质灾害预报系统

  地质灾害预报系统是一个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地学、物理学、工程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同时也需要考虑环境科学。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灾害种类繁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所以目前建立地质灾害预报系统是不现实的。

  在此情况下建设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地灾预报系统就成为必要与可行的。

  五、加强对灾害危险区工程建设项目和活动的监测

  灾害危险区内工程建设项目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和不合理的规划造成大量土石方开挖,造成山体裂缝,引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因此,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是必要的,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工程建设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和设计,避免对山体产生破坏。

  (2)不合理施工导致的水土流失、地表沉降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起来。

  (3)进行矿山开采、开山取石等造成的山体变形破坏现象会严重影响周围环境。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电话:0592-4210160

手机:180 3022 8265

邮箱:linqiwen@57iot.com

总部: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A区6栋17楼

重庆办事处:重庆市高新区景阳路39号新壹站A87

云南办事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航空路

170号烟厂东区59幢3单元


Copyright © 2024 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