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023年01月29日 09:57

  我国农业水利事业蓬勃发展,灌区数量日益增加。

  但是,在灌区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了提高农业灌溉管理水平、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和水利工程效益,需要不断推进灌区信息化建设。

  为此,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从工程方面来看,必须要建设具有智能化、数字化及信息化功能的灌区工程;从决策角度来看,要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从管理角度来看,要实现信息的共享与联动。

  一、灌区工程智能化

  首先,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对灌区的灌溉设备、管网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其次,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灌区的管理与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最后,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水利行业的信息采集,包括生产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例如:在农田灌溉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后,可对田间墒情进行监测,实现对灌溉用水的实时监控以及水量自动调节。

  同时还可以将灌溉用水及各区域水量数据通过传输网络上传到系统平台。

  二、数字化及信息化功能

  在数字化及信息化功能方面,要实现灌区工程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同时,还要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将历史数据与现在数据相结合,通过分析当前数据的变化趋势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灌溉,从而确定最佳灌溉时间和方案。

  三、决策支撑及决策辅助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采集、传输,从而实现决策的支持与辅助。

  如:系统能够采集和存储灌区基础数据,并根据相关水利政策法规的要求进行分析和统计;

  同时可以进行监测,自动记录监测数据并进行分析;

  为后续的决策支持奠定基础。

  四、数据共享与联动

  数据共享与联动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数据库后,可以实现不同区域内的信息共享和联动。

  灌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领域、多个部门和大量系统。

  对于灌区来说,它涉及灌溉排水管理、供水管理等各方面内容。

  因此,通过加强灌区信息化建设,实现各类信息资源共享与联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出信息在灌区发展中的作用。

  五、结语

  灌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业水利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灌区的管理水平。

  随着农业水利事业不断发展,灌溉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还存在着管理水平较低、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问题。

  灌区信息化建设可以将传统的信息化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的信息化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信息传输速度以及处理能力。

  同时,在农业灌溉工程中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灌溉系统全自动化运行、智能化灌溉控制以及智能管理;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灌区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和存储等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信息传输的准确性;通过应用农业水利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远程监测和预警等工作。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电话:0592-4210160

手机:180 3022 8265

邮箱:linqiwen@57iot.com

总部: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A区6栋17楼

重庆办事处:重庆市高新区景阳路39号新壹站A87

云南办事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航空路

170号烟厂东区59幢3单元


Copyright © 2024 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