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墒情传感器工作原理?
2023年01月11日 14:48
土壤墒情传感器工作原理是:利用传感器的感测作用,检测环境中的水分含量,然后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再通过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我们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
工作原理:传感器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数据采集模块(一般采用锂电池供电);二是转换器;三是数据传输模块(一般选用 GPRS模块和无线通讯网络)。
工作时,将需要测量的土壤含水率数据通过 GPRS发送给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到该数据后,会把数据转换成相应的二进制数字信号,然后由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后输出。
一、自动校准
每台土壤墒情传感器都有一个自动校准功能,系统会自动检测出传感器的当前状态。
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0℃时,自动开启热敏电阻功能。
当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小于30℃时,将自动关闭热敏电阻功能;当温度大于30℃时,则开启热敏电阻功能。
热敏电阻的工作电流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如果将电池放电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使用了,所以我们建议大家要定期对其进行充电。
二、土壤水分数据的显示
1、显示器:实时显示土壤水分的数值。
2、报警状态:当土壤的含水量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报警。
3、数据查询:可以在电脑上实时查询任意时刻的数据,并在曲线图中进行查看。
4、传感器检测点数据统计:对所测区域进行汇总,方便用户了解整体状况。
三、历史数据查询和存储
土壤墒情传感器内置历史数据存储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历史数据查询。
如果要对某个地点的土壤湿度数据进行查询,只需要在相应区域内按一下功能键即可。
在土壤墒情传感器使用中,一般是通过设置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等参数达到测量墒情的目的,对于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对环境没有特别要求的环境来说,一般可以选择直接读取相关数据来实现土壤水分状况的监控。
四、通讯方式
无线通讯方式的通讯距离一般为5米左右,通讯速度快;
无线通讯方式具有使用范围广、成本低的优点;
无线通讯方式适用于不方便布线的场合。
传感器数据传输可以采用 GPRS模块或者无线通讯网络,也可以采用 ZigBee和蓝牙方式连接;
GPRS模块传输速率为100 KB/s,适合对大数据量、小容量的存储数据、监测数据采集;
五、无线传输
无线传输模块是一种可以与计算机连接的微型数据处理装置,主要用于对数据的处理、传输等。
该产品可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实现计算机与无线传感器之间双向控制。
可以对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太阳光照强度等数据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以曲线形式显示出来,从而达到智能化控制的目的。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