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在防洪防汛中的作用
2023年07月18日 11:00
水库,是指利用天然的或人工开凿的地下、地面或水上的水库。水库是一种重要的水利设施,是防洪、发电、灌溉、供水和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在我国,水库的建造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目前已有大型水库700多座,中型水库近500座,小型水库10余万座。在防洪防汛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洪水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降雨量大于降雨量而造成的水灾现象。我国地处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洪水季节集中在春、夏季和秋、冬季。洪水主要集中在我国南部地区。这些地区都是我国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洪水对该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是巨大的。
一、防洪
水库的防洪作用主要是在流域洪水形成的初期,对流域洪水进行拦蓄,避免大量洪水进入河道,保护下游两岸的城市、村庄和重要基础设施不受损失。洪水发生后,水库及时泄流,减少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减轻洪水对下游的危害。
二、发电
水库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水满时把多余的水量储存起来,当水少时再释放出来,这就是水库的调蓄作用。当汛期水位高于库容量时,多余的水量可通过溢洪道排出;当水库水位低于库容量时,多余的水量可通过灌溉、供水和发电等方式加以利用。
三、灌溉
水库有灌溉和供水两种功能。在枯水期,水库可拦蓄洪水,使下游的河道水位下降,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在洪水季节,水库可以通过下泄的洪水调节下游河道的水位,减轻下游河道的防洪压力。此外,水库还可以向城市供水。根据城市用水规划,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向城市供水。水库一般建在江河沿岸,是人工开凿的地下式水库。由于这些水库修建在江河沿岸,因此,水库也可为沿岸城镇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而分布不均。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必须灌溉农田。这就需要修建一系列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增加水量、调节径流和控制洪水;改善河道的水流条件和渠道输水条件;建设灌溉渠系等。
四、供水
水库除了在防洪防汛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外,还具有很大的供水效益。在我国北方,由于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多年平均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这些地区不仅水资源短缺,而且水源污染严重。因此,要解决水资源短缺和饮水困难的问题,必须利用现有的水库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合理的调配。
水库不仅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大量水源,而且还可以为城市和农村居民提供生活用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生活用水和农村生产用水不断增长,供水问题越来越突出。在缺水地区建立水库供水系统,可以充分发挥水库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五、养殖
水库养殖,是指在水库中放养水产动物的一种植养殖方式。主要是利用水库中的水面、水中的天然饵料及水中的氧气,以及水库周围环境和水域环境等条件来进行水产养殖。由于水库水体常年保持一定的透明度,具有良好的天然水质,水温、盐度等也基本符合鱼类生活要求,且具有饵料充足、污染小、易于捕捞等特点,因而适合于养殖鱼类。我国已在许多水库中发展了一批养鱼、养虾、养蟹和养鳗等水面养殖业。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