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节水的必要性
2023年07月24日 15:21
农田灌溉用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干旱频繁发生,农田灌溉用水已经成为世界上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田灌溉用水对于我国粮食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水资源总量中,农业生产所用水量占到了一半以上。但是,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并且区域分布不均衡。因此,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必须采取节水措施来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本文针对农田灌溉用水现状、农田灌溉用水存在的问题、农田灌溉用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一、农田灌溉用水现状
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用水主要采用的是机井和管道输水两种方式。在这两种灌溉方式中,管道输水能够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中对水资源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造成了我国农田灌溉用水主要是依靠地下水来进行的。目前,我国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由于农业灌溉用水比较集中,因此,水资源的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在这一情况下,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就必须要采取节水措施来加强农田灌溉用水管理。除此之外,在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浪费现象。因此必须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强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节水灌溉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科研单位、灌区及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然而,我国农田灌溉用水的现状是:农田灌溉面积大,而水利设施不健全,节水灌溉面积小。很多灌区的节水灌溉工程都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修建的,由于当时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灌区管理机构撤销,现有的水利设施老旧失修。据统计,全国约有80%的中型水库都是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到现在已有20多年没有进行过大维修。同时,很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成时间长,老化失修严重,配套设施不齐全,许多灌区农业水利设施失修、设备老化严重。
三、农田灌溉用水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不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造成农民节水意识不强,节水积极性不高。
2、灌溉用水管理体制不顺,责权利不明,责任落实不到位。
3、缺乏有效的节水技术支撑和支撑体系,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
4、农田灌溉工程建设投资不足,导致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管理服务能力严重不足。
5、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水资源保护与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6、政府农业用水政策和节水政策之间缺乏协调配合。
7、农民对节水意识淡薄,节水知识匮乏,缺乏对农业用水的有效监督管理。
8、水资源产权不明确,水权交易市场机制不健全。
四、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措施
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是指利用工程、生物和农艺等手段来减少灌溉用水的消耗,以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主要包括: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喷灌、微灌、渠道防渗与输水技术、田间节水技术等。其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农田灌溉节水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渠道防渗与输水技术、喷灌、微灌、渠道输水等。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