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的作用
2023年08月01日 11:09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其本质是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实现雨水的就地消纳和利用。
一、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缓解城市洪涝灾害,减少内涝积水带来的损失。海绵城市建设强调生态优先、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以自然的方式缓解和消减雨水径流,实现对雨水的渗透、蓄渗和缓释。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绿色生态改造,将地下空间打造成为一个绿色的调蓄水体。在有条件的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改善城市局部区域的小气候,有利于减缓城市洪涝灾害。
二、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通过对城市水系进行修复,提高水的自然循环功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雨水对污染物的消纳能力,减少初期雨水的污染。同时,利用植被和土壤对雨水进行滞留和过滤,吸附地表的污染物,减少对水体的污染。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提高河道生态基流,改善河道水质、扩大水生植被覆盖范围,从而改善城市水环境。
三、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
据统计,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立方米,约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居世界第6位。但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200立方米,只相当于全球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我国有14个省、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400立方米,其中15个省、市低于200立方米。我国每年有1亿多吨生活污水、500多万吨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泊,造成水环境污染。海绵城市建设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的污染和对城市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减轻城市防洪排涝压力。同时,还可以补充地下水,实现雨水就地消纳和利用。
四、保护修复生态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保护与修复、排水防涝与节水、黑臭水体整治、河湖水系连通、自然积存和渗透等多种技术措施,也是一项复杂的生态环境工程。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减少城市开发对自然水源的影响,充分发挥自然排水系统的调蓄功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通过建设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等设施,可以提高城市雨水径流的收集利用率,并增加雨水自然存蓄空间,减少径流污染排放;通过恢复河湖水系连通功能,可以促进水循环、改善水质、增加城市湿地涵养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通过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可以降低雨水径流中污染物含量。
五、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涉及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设施等多个领域,涉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有利于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使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