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坝的泄洪措施有多少种?
2023年08月16日 15:51
水坝的泄洪措施,主要是通过控制坝体的泄流,以减少坝体与两岸山体间的压力差,保证坝体和两岸山体的稳定。在泄水建筑物内,一般要设置闸门、启闭机等设备,将坝体水位降至允许泄流水位以下,以便对水情进行预报和调度。为满足工程需要,有时还设置溢洪道、泄水孔、排泥槽等设施。
一、泄水闸
泄水闸是用来控制坝前水位,使之低于下游河床的水工建筑物。通常闸孔或闸墩的设置位置、尺寸和数量,根据水情预报和工程调度需要而定。泄水闸的主要作用是,使坝前水位降低,以满足下游河道过闸要求;也可用于调节水库的蓄水量,以满足防洪、灌溉等需要。
泄水闸结构上常采用钢闸门、混凝土闸墩、钢闸门配以启闭机、控制箱等设备。其布置形式可有3种:
①平行于坝面的开敞式闸室;
②设在溢流坝段上的闸室;
③在溢流坝段内单独设置的闸室。
当闸后不设工作闸门时,开敞式闸室可直接与下游河道相连。但泄水闸的工程量较大,对泄洪能力也有一定限制。
二、泄洪洞
泄洪洞是在坝的下游两侧开凿一条直通坝体的泄水通道,以便从坝体下游向上游排出库内多余水量。泄洪洞一般由洞身、洞门和出口消能工程组成。洞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洞身与底板相连,通常设在河床和两岸山体之间,与山体接触的部位,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洞门一般与溢洪道相通,也有在进、出口设置闸门控制的。出口消能工是控制泄洪洞出口水流速度的设施。进口消能泵则用于降低进口的流速,防止对下游造成冲刷破坏。
三、溢洪道
溢洪道是水坝泄洪设施的一种,是控制坝体泄流的设施。它位于大坝下游,其作用是将坝后形成的洪水引向下游,以控制洪水在坝体内的下泄速度,防止发生严重的冲刷和破坏。溢洪道一般布置在两岸山体中,其主要特征是:水流进入溢洪道后,经过多级瀑布式或螺旋形的跌坎,最后经泄水槽后流出坝体。
四、泄洪洞的附属建筑物
在泄洪洞出口,常设有检修闸门、启闭机及检修孔等,用以控制泄流过程。对于泄洪洞进口一般还需设置消力池,以便对下游的冲刷进行控制。泄洪洞的附属建筑物通常包括进水口、消力池、消力坎及下游坝脚防冲刷设施等。此外,泄洪洞内还需设置工作桥、安全护坦、施工临时道路等。
五、排泥槽
排泥槽是当水坝坝体内的水体不能直接排空时,将水坝外排出的淤泥集中堆放在坝体外,并设置一定高度的防淤堤,以防止淤泥过快地淤积在坝体上。当大坝下游水位低于排泥槽底时,就不能利用排泥槽排水。
排泥槽一般建在溢流坝的下游。当溢流坝下游水位较高时,也可在溢流坝上、下游建排泥槽。排泥槽的类型很多,除排泥槽外,还可设沉沙池、堆砂坝、平槽等。为防止淤泥淤积,有时在溢流坝上建排泥平台和防淤堤。排泥平台有挑流式和反弧式两种,挑流式坝一般用于高水头的溢洪道和低水头的溢洪闸;反弧式坝主要用于低水头的溢洪道和闸门启闭机。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