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处置方法
2023年08月23日 10:29
城市内涝是指受强降水或者强降雨影响,城市范围内的地面和地下的排水系统不能及时排除雨水造成的积水灾害。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城市内涝灾害。城市内涝灾害不仅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研究城市内涝灾害防治方法。
一、城市内涝灾害的形成
城市内涝灾害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城市迅速发展,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去了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表覆盖发生了变化;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导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新的低洼区域;城市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雨水径流分析;城市气候条件对雨水径流影响明显;一些小流域长期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导致水文变化和洪涝灾害频发,而这些都是导致城市内涝灾害的原因。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以单一的排水系统为主,排水系统与当地气候条件不相适应,加之一些小流域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二、城市内涝灾害的类型及其特征
城市内涝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城市排水系统不能及时将雨水排出,造成城市积水,且短时间内无法消退。
二是城市排水系统不能将雨水及时排出,导致积水时间过长,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是城市排水系统不能及时排除路面上的雨水,导致路面出现大面积积水。
四是城市的地势较低,容易形成积水。
五是由于城市的地下管网出现了问题,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出,而出现大量积水。
目前我国城市内涝灾害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突发性强,短时间内就会发生灾害;二是发展迅速,灾害发生前通常没有征兆;三是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四是造成的影响范围广、程度深;五是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三、城市内涝灾害防御体系及管理体制
城市内涝灾害防御体系的组成包括:
1)政府及相关部门;
2)基础设施管理单位;
3)应急管理单位;
4)专业应急队伍;
5)公众参与。在城市内涝灾害防治体系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并能够根据需要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完成城市内涝灾害防御任务。
在我国,城市内涝灾害管理体制仍不完善,各地的排水设施建设及维护均由地方政府负责,而没有成立专门的城市内涝灾害管理机构,在某些地方甚至没有专门的城市内涝管理机构。因此,应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共同负责城市内涝灾害的预防和治理。
四、城市内涝灾害的防范措施
城市内涝灾害的防范措施包括:
①做好城市的排水防涝工程建设,对城市的地势、防洪设施等进行建设;
②城市规划时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趋势,尽量避免城市内的低洼地区进行开发,合理规划城市的排水设施;
③合理规划城市水系,加强对排水系统的维护管理,做到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同时对河道进行清淤工作,避免淤积;
④增强居民对洪涝灾害的防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洪涝灾害防范知识;
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灾意识。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