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2023年01月29日 10:0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已逐步形成了由“三化”向“四新”转变、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为驱动、与智慧城市相结合的水利信息化发展新格局。
在新形势下,水利信息技术也出现了多样化发展,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
在新的发展阶段,水利信息化需要更加注重水利数据资源管理、水数据应用开发以及新型网络通信手段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新时期水利信息化建设要求,对如何做好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实现技术融合
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与各行业技术融合,从单一的信息技术应用转向多领域结合的综合应用,从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当前我国水利发展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存在跨区域、跨流域问题,需要结合全国范围内水利发展战略规划,统一部署全国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及信息化建设工作。
同时,应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以及技术集成创新。
二、加强数据资源管理,推进信息共享
当前,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重点在于建立水信息资源数据库,以保证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一是要加强对水利数据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二是要推进各部门数据共享,以满足各部门对自身资源的需要。
四是要建立健全水利数字信息资源标准体系和标准规范,为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规范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立水数据应用开发体系,推进应用落地
水数据应用开发工作是提高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要做好水利大数据开发利用,需要建立完善的水数据应用开发体系,以水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建立完善的水雨情监测网络、水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城市防洪减灾体系。
首先,要建立健全水信息资源共享制度,明确各方职责分工;其次要强化建设过程监管制度,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最后要注重加强水信息资源共享工作。
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水文业务及各类水利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构建完善的水情监测网络、水文信息系统、水文水资源数据中心与信息应用平台等水信息资源基础设施;通过完善水情预警预报体系、防汛指挥调度体系、水资源管理体系和水工程管理及保护体系等水信息基础设施;借助云计算技术提高水数据处理能力。
四、加快新型网络通信手段的运用,推进信息融合
我国正处于水利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要充分发挥新型网络通信手段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为信息融合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要加大网络设备投资力度,提高信息网络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是要加大对水利信息化通信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力度,降低故障率;
三是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对无线基站、光纤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网络融合提供支撑保障;
四是在传统通信方式基础上,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
国家应加大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予以部署。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将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涉及水利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二是对现有的水利信息化建设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规划;三是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不同行业、业务领域开展相关工作,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四是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