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海排污口水质监测方法
2023年08月29日 10:26
入海排污口是指直接或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口,如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水产养殖废水、船舶污水和港口污水等。入海排污口监测是海洋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入海排污口进行监测,可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入海排污口水质监测是指对入海排污口进行取样分析,以确定其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及含量,并按有关规定对入海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进行评价。入海排污口监测可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是开展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洋开发规划和制定海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基础工作,也是建立和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的基础。
一、监测内容
入海排污口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对排污口的排污口类型、位置、规模、水质类型及污染物浓度等进行调查;对排入的污染物种类及其排放方式进行调查;对排污口周围的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并对监测断面上的水质指标进行监测;根据排污口排放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评价入海排污口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必要时,还应针对某些特殊情况(如发生赤潮、绿潮、海水入侵等)对入海排污口排放污染物进行跟踪监测。
二、采样
1、采样前应检查采样容器的密封性,以防止微生物污染;
2、采样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影响样品的质量;
3、采样前应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和固体物质,如有必要可进行离心或过滤处理;
4、取样量应根据水样性质和分析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可在排入水体后立即进行取样;
5、样品采集后应立即置于密闭容器内(如塑料桶)保存,避免与空气接触;
6、在每个采样点采集的水样量应足够多,一般为一个样品体积的5~10倍。如果采样点较少时,可按规定的要求进行稀释;
7、当采样点的数量不足时,可以用过滤网代替采样容器。
三、样品保存与运输
采样结束后,样品应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分析过程中不允许取样。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得与酸、碱、氧化剂及有机溶剂接触,不得与细菌和微生物接触,不得在运输过程中移动和旋转样品。分析所用的试剂和标准溶液,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避光的环境中,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四、分析测试
入海排污口监测的分析测试项目主要包括水和沉积物中溶解性总固体、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有机污染物含量和无机硫化物、氰化物、重金属等,分析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五、监测结果的评价
1.对排污口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进行评价时,应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入海排污口调查技术导则》的规定进行。
2.根据排污口排放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对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按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海洋功能区划进行评价。
3.对不满足海洋功能区划要求的排污口,应重新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排污口是否需要关停。
4.对于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求而又必须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口,应在其周围设置监测断面,并在监测断面上布设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如果需要关闭该排污口,应由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向该地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建议,由当地人民政府决定是否关闭该排污口。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