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2023年09月04日 10:24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滑坡危害极大,滑坡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它涉及许多因素。其中包括滑坡发生的原因、机理及影响因素等,如岩土体性质、地貌形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同时也包括工程本身及人类活动对滑坡产生影响。因此,要从上述诸多因素中找出滑坡发生的原因及机理,才能进行有效防治。
影响滑坡产生的因素有许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岩土性质
滑坡是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软弱面或软弱带顺坡向下滑的自然现象。岩土体的性质是影响滑坡的基本因素。据研究,滑坡与岩土体的成分、结构、结构面有关。从岩土体角度看,当软弱带或软弱面发育时,容易发生滑坡。此外,土壤的湿度、密度和强度等也是影响滑坡的重要因素。
岩土体的性质对滑坡有直接影响,如坚硬而干燥的岩体容易产生滑动;松散、软弱而有粘结性的岩(土)体,易产生滑动;在软硬交替或夹有黏性土等特殊岩土中发生滑动,称为软岩或泥岩层中的滑坡;在风化裂隙发育处发生滑坡。另外,滑坡体中发育有各种结构面时,也容易发生滑坡。
二、地形地貌
斜坡的地形地貌类型,如坡度、坡向、坡形、岩土组成、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等,都是滑坡形成的重要条件。坡度越大,地形越陡,越容易形成滑坡;坡向与坡形结合起来,也可以形成滑坡;岩土组成对于滑坡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斜坡上的人为工程活动,如不合理开挖坡脚、不合理堆放固体废弃物、不合理耕作或修路等。同时,还应避免在斜坡上修建大型水库和大型水工建筑物等。
三、地质构造
在地貌上,滑坡常发育于地形高差悬殊的地方,如切割山谷的山脉、陡坡等;在构造上,滑坡常发育于陡峻的构造带中,如断层破碎带、新老地层分界线等;在地质年代上,滑坡常发育于距今较近的地质年代,如距今约4亿年的震旦纪。因此,对地质构造特别是新老地层分界线、断层破碎带等要格外注意,它们是滑坡发生的重要因素。在滑坡产生的原因中,由于地质构造造成的滑坡较多见,这也是岩土工程中滑坡防治工作的一个重点。
四、水文地质条件
滑坡发生的水文地质条件主要有:地下水的影响。在斜坡上,如有大量的地下水溢出,就会增大斜坡的饱和度,从而破坏了斜坡原有的稳定平衡状态,从而产生滑坡。此外,地表水的渗入也会改变滑坡附近岩土体的性质,从而破坏了滑坡前缘土体或岩体的稳定状态。地下水还可使滑体产生膨胀变形和软化滑带土而降低强度。
五、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滑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由于人类的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堆填土、爆破等,破坏了斜坡原有的平衡条件,促使斜坡变形破坏,这是滑坡产生的主要原因。
②人类活动导致地下水大量涌入斜坡,改变了斜坡的岩土体性质。
③由于人类活动扰动了坡体原始结构,降低了坡体强度,致使边坡稳定性降低,也是滑坡产生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滑坡防治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具体措施有: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