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城市内涝的原因
2023年09月06日 11:47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现象越来越多。我国大部分城市排水系统普遍存在设计标准偏低、建设滞后、管理不善等问题。根据我国城市内涝治理工作的现状,城市内涝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内涝问题日趋严峻,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尤其是中心城区气温较郊区气温高出2℃以上的现象。这种效应与城市下垫面性质有关,主要表现为城市植被覆盖少,建筑密度大,绿地面积小等。白天,城市与郊区的地表温度相差不大,但到了晚上,城市地面温度高于郊区温度,热岛效应的表现更为突出。如图1所示为我国广州市区与郊区的地表温度图。在广州市区和郊区,地表温度相差1℃左右;在郊区,则相差3℃以上。我国很多城市也存在类似现象,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都是典型的城市热岛效应。如果这些城市遇到强降雨天气时,就容易发生内涝。因此,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必须从控制和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入手。
二、极端天气频发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极端天气频发,台风、暴雨、洪水等灾害频繁发生。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频次高、强度大,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对城市的影响越来越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城市下垫面变化大,地面硬化程度高,对雨水的储存和排放能力下降,导致极端天气下城市内涝问题更加突出。
三、排水系统老化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普遍存在设计标准偏低、建设滞后、管理不善等问题,部分地区管网老化严重。在很多城市,雨水管道基本处于超负荷状态,致使排水管道堵塞和管道淤塞,无法正常排水;甚至有的排水管道被人为填埋。这就造成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超负荷运转,造成了暴雨期间的排水不畅。另外,很多地区由于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排水管网没有得到及时维护和清理,使管道中积存了大量的杂物,也容易导致排水不畅。
四、管理体系不健全
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管理体系不健全,排水管网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顺畅。相关部门缺乏协调,城市内涝问题的应急处理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目前,城市内涝防治体系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与发展,导致内涝治理效果不理想。
五、新旧管网衔接不畅
排水系统建设的初衷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但在实际的工程中,很多城市仍然沿用传统的排水体制,未对新旧管网进行有效衔接。新旧管网衔接不畅会导致原有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行,产生内涝现象。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以解决:
(1)在老旧管网改造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新旧管网的衔接。
(2)合理利用调蓄设施,避免管网超负荷运行。
(3)加强对排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