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特点有哪些?

2023年09月07日 11:18

  洪涝灾害是指一次降雨或台风、暴雨、暴雪、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后,由于江河湖泊水位暴涨,造成低洼地区或地面被淹,房屋倒塌,农作物被淹或者受淹引起的灾害。洪涝灾害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很高,发生次数较多的是夏季。

  由于洪水经常漫过堤岸,淹没农田和房屋,破坏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甚至导致死亡失踪的严重后果。在我国,洪涝灾害的影响范围广、程度重、频率高、损失大。

  一、洪涝灾害与气候的关系

  洪涝灾害的发生和气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在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盛行南风,台风雨多;而冬季盛行北风,冷空气较弱。这就造成在同样降水条件下,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越高。

  我国南方地区在夏季和秋季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其中夏季多发暴雨、大暴雨天气,而冬季则多大雪、大风天气。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淮河流域,夏季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到了冬季,华北地区容易发生严重的风沙、沙尘暴和暴风雪等气象灾害。因此,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多暴雨、大暴雨天气是引起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我国洪涝灾害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灾害损失严重,发生频率高,灾害区域分布不均,在时空上呈不均匀分布趋势。从自然因素看,主要受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地质构造等影响;从人为因素看,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生产经营方式等影响。

  三、洪涝灾害分布范围广

  洪涝灾害一般发生在大江大河流域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长江、黄河、松花江、辽河、海河、淮河、珠江等河流及其主要支流,淮河流域、海河流域的漳卫河、漳河下游以及黄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区域。

  四、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

  洪涝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洪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即洪涝灾害直接造成的财产损失和农作物受灾所造成的农业损失。洪涝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即由洪灾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平衡破坏,以及由洪涝灾害引起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损失。洪涝灾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五、洪水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

  由于受气象、地理、地形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洪水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突然爆发,不可预见。但同时,由于洪水发生的突发性,当我们无法预见其发生时间、地点时,洪水的危害往往是灾难性的。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洪水是一种突发性强、危害大的自然灾害,对其应采取积极主动的防御措施。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电话:0592-4210160

手机:180 3022 8265

邮箱:linqiwen@57iot.com

总部: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A区6栋17楼

重庆办事处:重庆市高新区景阳路39号新壹站A87

云南办事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航空路

170号烟厂东区59幢3单元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