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监测的注意事项
2023年09月18日 15:30
地下水位监测是水文地质环境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地下水动态研究的基础,通过地下水位监测,可以了解地下水的赋存条件、运动规律、动态变化特征等。因此,地下水位监测在水文地质环境监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在进行地下水位监测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现场勘查
(1)了解并熟悉观测井周边的地质、水文、气象、地层结构等资料,并根据要求准备必要的工具;
(2)在施工现场了解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确认是否有适合的施工作业面;
(3)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现场勘测点,在现场确定观测点;
(4)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
(5)根据施工方案制订详细的观测计划;
(6)做好与地质勘察人员和测量人员的联系工作,并确定相关事宜。现场勘查时要做好记录,并要求地质勘查人员与测量人员一同到现场勘查。
二、井孔布置
在基坑开挖前,应在基坑中布设井点。为避免管井的损坏,可布置在基坑内四周,如遇到土质松软或地下水丰富的地方,可布置在基坑内中间位置。同时,应注意避免处于坑底或坑边的位置。井点位置应与周边建筑物、构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井与建筑物距离不得小于50m。如果为地下水位较高地区的基坑,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4m时,应布置在距坑底1m以外的位置;当基坑开挖深度小于4m时,可布置在距坑底1~2m处。
三、井深选择
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井的深度也不尽相同。通常有3种类型:
1.当土层结构均匀,而水位变化不大时,可考虑选择较浅的水位观测点。
2.当土层结构不均匀,或水位变化大时,应根据土层结构及水位变化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观测点。
地下水位监测工作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地下水动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连续性和可靠性。因此在进行地下水位监测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四、观测井施工
观测井施工前,应首先清除井口周围的垃圾,保证观测井能顺利地安装就位。井身应采用人工开凿,禁止采用爆破、机械凿岩等方式开孔。钻孔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孔壁是否稳定,发现裂缝及塌孔,要及时进行处理。
五、观测井封孔
1、井管安装完成后,要对井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意外。
2、封孔前要对井管进行检查,避免发生泄漏现象。如发现井管有裂缝、渗漏等现象,要及时处理。
3、封孔前要将集水坑内的积水清理干净,再将封孔用的泥浆浇至集水坑内。
4、如果在井中安装的是 PVC管,要使用清水将 PVC管清洗干净后再进行封孔,以避免 PVC管出现腐蚀现象。
5、如果井中的是水泥管,那么要用清水将水泥管冲洗干净后再进行封孔。
6、在封孔前要确定井内水位是否在警戒线以内,如果有多余的水,要及时排出。
7、如果井口距离地面太近,那么在进行封孔时要注意防止水进入井中。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