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2023年09月22日 15:55

  城市洪涝灾害是威胁我国城市安全的重大灾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洪涝灾害频发。我国城市防洪能力总体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城市防洪标准低、设防标准低,城市防洪工程设施不完善、不配套;二是部分城市的洪涝灾害应急处置能力薄弱。近年来,我国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南昌、武汉等多个城市开展了防洪减灾综合示范工作。近期,中央对防汛救灾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因此,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加快建设城市防洪工程体系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流域为单元,系统谋划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加快建设城市防洪工程体系,要按照“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采取堤防加固、河道疏浚、水系连通等措施,加强防洪工程体系建设。

  二、加强城市内涝防治

  针对城市内涝防治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首先,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对城市内涝防治的约束与规范。其次,要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研究和制定。再次,要推动排水体制改革,促进排水系统良性运行。最后,要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地质特征,科学选择排水分区及排水体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内涝防治工程建设。

  三、强化应急抢险救灾能力

  城市的应急抢险救灾能力是城市防洪减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防洪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就要加强应急抢险救灾体系建设,构建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

  近年来,我国各地先后开展了城市应急抢险救灾综合示范工作,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比如,北京市建立了与城市防洪、防汛、排水系统相适应的指挥调度体系;天津市建立了以“1+11”为核心的指挥调度体系;南京市建立了“1+5”为核心的指挥调度体系。

  四、完善城市防洪减灾管理体制机制

  我国城市防洪减灾工作的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在城市防洪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城市对防洪减灾工作重视不够,重建设轻管理,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发展;有的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推诿;有的部门之间沟通协作不够,协调处置不及时、不到位。这些都是影响城市防洪减灾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五、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要加强城市防洪宣传,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当前,我国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镇化率快速提高,但城市人口密集、活动频繁、密度大、设施老旧,洪水风险意识薄弱。

  一些城市对防洪排涝工作不够重视,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洪减灾知识,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及网络、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开展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普及气象、水文和水情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洪涝灾害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对洪涝灾害的实战能力。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电话:0592-4210160

手机:180 3022 8265

邮箱:linqiwen@57iot.com

总部: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A区6栋17楼

重庆办事处:重庆市高新区景阳路39号新壹站A87

云南办事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航空路

170号烟厂东区59幢3单元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