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海绵城市监测有哪些内容?
2023年09月25日 11:29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其建设需要遵循“低影响开发”理念,以“渗、滞、蓄、净、用、排”为主要技术措施。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城市在暴雨时能够“吸水”,在干旱时能够“蓄水”,下雨时能够“渗水”,缺水时能够“用水”。这就需要对智慧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监测,掌握其实施效果。
一、雨水收集系统监测
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并将雨水进行合理利用。在实际建设中,可以对雨水收集系统进行监测,了解其在降雨时的运行情况,包括流量、流速、压力、水位等参数。通过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了解雨水收集系统在降雨过程中的运行情况,掌握其在特定降雨条件下的运行情况。在监测过程中,可以对降雨数据进行监测,了解其与设计数据之间的误差大小。同时,还可以对雨水收集系统中的各类传感器进行监测,了解其具体工作情况。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掌握雨水收集系统的运行状况和效果。
二、人工湿地水质监测
人工湿地水质监测主要对湿地进水、出水进行水质检测,包括 PH、电导率、温度、溶解氧、浊度、余氯等。
人工湿地水质监测采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每个人工湿地出水口安装一套自动采集系统,对每个出水口的水温、 PH值、溶解氧进行自动监测,并通过物联网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
人工湿地水质监测系统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出水口水质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现场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云平台对水质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最终为管理者提供水质综合评估结果和建议。
三、河湖生态环境监测
对河湖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通过对水质、水温、大气和噪声等指标进行监测,掌握河湖生态环境状况,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数据支持,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对河湖水质的监测,主要包括河湖水环境、水生态、水生态、水安全四个方面。
四、海绵城市监测管理平台
海绵城市监测管理平台是集海绵城市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和展示于一体的智慧城市云平台,通过对海绵城市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展示,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实现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的实时监控,为国家相关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海绵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监测成效评价
海绵城市建设成效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目标和成效,即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的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状况、水资源状况、防洪排涝能力和排水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是否得到有效改善,是否能够有效应对短历时强降雨等自然灾害。
2.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效果,即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生态系统是否得到修复,海绵设施是否得到完善,海绵设施与相关规划和设计的符合性等。
3.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即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