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的功能与作用
2023年10月07日 14:19
灌区是指灌溉范围内,以灌溉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水源,并通过相应的建筑物与工程设施,按照灌溉设计要求进行输水、配水、引水、灌溉、排水和利用水面等活动的地域。
灌区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灌区的社会功能是保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并为生活、工业、交通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灌区建设和发展要适应水资源配置格局变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安排灌区建设。
一、灌溉保证
灌溉保证是指灌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灌溉作用的能力,通常用灌溉保证率表示。在天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水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灌区应能按计划进行灌溉,使农业生产的粮食产量和水量满足需求。灌溉保证率是衡量灌区灌溉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同一灌溉条件下,不同灌区的灌溉保证率不一定相同,必须对灌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才能正确评价和选择恰当的灌区规模和作物种植结构。我国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灌溉保证率为75%~80%。
二、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灌区的基本功能之一。在全球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气候变化、干旱、洪涝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下,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粮食生产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对粮食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灌区必须立足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保证灌溉面积稳定增长,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三、防洪排涝
灌区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包括:防洪防涝工程、防洪工程、排涝工程和管理设施。灌区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包括:以堤防、闸坝、堤防护岸、塘坝等为骨干的堤防工程体系;以河道整治、涵闸等为主要措施的引排工程体系;以河道疏浚、排水沟等为辅助措施的河网水系整治与排灌相结合的排水工程体系。
四、水生态环境保护
水生态环境保护是指灌区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其他保护措施,改善灌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水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水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功能。
水生态环境保护是灌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灌区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加强灌区及周边地区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防洪减灾等基础工作,促进灌区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五、水资源优化配置
在水资源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增加的情况下,灌区要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灌溉和供水的作用。同时,要重视灌区水资源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灌区水资源管理水平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节水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控制水土流失等措施,提高灌区内用水效率;通过控制灌溉面积、调整灌溉方式和水价改革等措施,促进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