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一种新型的水资源管理理念
2023年10月10日 10:44
城市内涝和水体污染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城市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在全球水资源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水资源管理理念,受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一、海绵城市是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
20世纪50年代,城市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严重破坏了城市水生态环境。
20世纪80年代,英国等国家开始试点海绵城市建设。
21世纪初,海绵城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中国也开始认识到传统城市发展模式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积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目前,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许多人开始反思传统城市发展模式,认为海绵城市是解决“水多、水少、水脏”的重要途径。
二、海绵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创新实践
联合国于2009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中国也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走绿色发展之路。
海绵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创新实践,旨在通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建立雨洪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从而缓解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海绵城市是落实“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模式,与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相比,其主要特点在于将“水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自然水文循环在城市建设中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海绵城市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
海绵城市理念是一种基于生态保护和雨洪管理的新型城市建设理念,具有独特的技术内涵。在传统城市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线性”为主,追求“快”,将大量污水排除到城市之外,造成了严重的内涝和水体污染。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建设模式的转变是从“线性”向“带状”转变,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引入生态设计理念,通过绿地与水系、湖泊、湿地、坑塘等生态系统的联系,实现雨水的就地吸纳和缓释。同时,海绵城市理念还包含了“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和“源头减排”(LID)技术等先进的工程技术。海绵城市理念是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五、海绵城市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理念,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我国首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石家庄等12个城市,已建设和在建面积为1188平方公里。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有效减少城市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