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液位传感器?它有什么作用?
2023年10月13日 11:35
液位传感器是一种将被测介质的液位变化转换为与之对应的电参量变化的智能仪表。主要用于各类容器、管道、锅炉、储气罐、容器等液位的检测与控制。液位传感器是工业过程控制中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它可广泛用于化工、冶金、机械、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及民用建筑等领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液位传感器广泛用于各种容器和管道中液体液位的测量和控制。
一、使用范围
1、各种锅炉:如煤粉锅炉、液体锅炉等;
2、各种压力容器:如气液高压容器、蒸汽容器等;
3、各种压力管道:如给水管道、供暖管道等;
4、石油化工行业:如石油罐区液位测量;
5、各种液体储存: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池水位测量;
6、各类工业锅炉与反应釜液位测量:如制药厂的反应釜液位测量等;
7、各类水泥搅拌槽与混凝土搅拌站液位测量。
液位传感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适用于冶金企业(含烧结炉)、电力行业(含发电机组)、石油化工行业(含炼油和乙烯装置)、造纸行业(含造纸机和包装机),农业水利灌溉系统,地下储库及地下设施等。
二、基本原理
传感器根据被测介质的不同,测量原理也不同。常见的有机械振动式、电容式、电导率式等。
在液位测量中,最常用的是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当液体液面与电极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由于电极对液体介质的电容效应,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压。当传感器内的感测元件与液面接触时,会使其产生一定的导通电势。当传感器内的感测元件与液面脱离时,将引起感测元件开路或短路,导致其输出电压发生变化。在液面以上或以下的情况下,则输出电压不变。
在传感器中,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采用特殊设计的电极,在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容变化;通过测量介质与电极间电容变化值的比较来实现液位测量。
三、工作过程
液位传感器是一种在测量介质中被测液位时,利用浮子随液面变化而上下移动,造成浮子与浮子连接杆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变化,从而使连接杆产生与之成正比的位移变化,通过对这一变化进行检测、放大、处理,从而输出一个与被测液位成正比的电信号。这种液位传感器是基于磁性式液体密度计和磁致伸缩式水位计原理,以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浮子作为检测元件来测量液位。
四、特点
1、产品适用于各种化工、石油、医药、食品、造纸、冶金、水利等工业过程中的液位测量。
2、采用国外先进技术生产,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1% FS),安装方便等特点。
3、测量范围宽,量程大,量程可达3m。
4、全不锈钢结构,耐腐蚀,耐磨损。
5、信号传输距离长(1000米),工作稳定可靠。
6、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7、温度补偿功能和防雷功能可保证测量环境的安全。
8、安装简单,维护方便。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