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城市防洪能力
2023年10月18日 11:10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明的载体,城市防洪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我国来说,更是一个民生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和产业高度集中,洪水、内涝等自然灾害成为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全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如何提高城市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强城市防洪建设,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城市防洪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城市防洪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近年来,我国在城市防洪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总体上还不能满足快速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下一步,要加强对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的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提高城市防洪管理能力和水平。此外,要不断完善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建立健全城市防洪体系,提高城市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全面规划,统筹考虑,科学布局
城市防洪规划要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充分发挥防洪的整体效益,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建设调蓄、滞洪等设施,并结合城市自身特点和优势,做好城区雨水管线建设与改造工作。
三、建立健全防洪减灾应急管理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防洪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城市防洪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规体系、强化应急能力、加大投入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完善城市防汛应急预案
在城市防洪中,防汛应急预案是防汛指挥决策和各项调度行动的基础。应急预案是城市防洪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应急响应、组织机构、指挥系统、通讯联络系统、信息处理系统等。
一是在编制过程中要将城市防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
二是针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应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和主要应对措施。
三是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防汛责任,完善防汛指挥机构和指挥系统。
四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五是在编制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尤其是对一些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应采取更严格的应对措施,提高应急响应级别和主要应对措施。
五、建立预警机制,加强预警信息发布
建立城市洪涝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在重点防洪区域、重要河湖和水库等关键部位要安装视频监控、雨量水位监测等设备,构建预警预报信息平台。针对城市内涝灾害,建立以气象部门为主,水文、水利、公安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实时监测降雨量和积水情况,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对于已经发生的内涝灾害,要及时组织转移安置群众,保证群众生命安全。
加强城市洪涝灾害应急演练和风险排查工作,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以实战为牵引,完善城市洪涝灾害应急预案,落实应急响应措施、抢险队伍和物资储备,切实提高城市防洪抢险能力。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