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全流域水文监测及预警?
2023年10月30日 15:55
水资源是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十年来,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安全保障形势严峻。同时,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安全保障的矛盾日益凸显。
水文监测及预警系统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江河、湖泊、水库、水库群、地下管道和河流等水文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及相关分析的系统。
一、水文监测
水文监测是对江河、湖泊、水库、水库群、地下管道和河流等水文要素进行实时监测。
二、水库水位
水库水位是水库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是水库安全运行的关键指标,也是水库调度的重要依据,能反映出水库在不同时段的运行状况。目前,国内应用于水库水位监测的方法有超声波水位计、激光水位计和雷达水位计。其中,雷达水位计具有高精度、无接触、无磁干扰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江河湖泊水位监测。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和视频技术的发展,在水库水位监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流域汛情
我国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要强化流域水安全风险管理,实现全流域风险防控;加强区域洪水防御和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加强水库防洪调度,统筹流域防洪、区域防洪和城市防洪;加强水文监测预警,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文灾害损失越来越严重。如今年的洪涝灾害就造成了全国多地受灾,大量房屋倒塌、农作物被淹、人员伤亡等。而这些极端事件的发生都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因此加强水文监测预警和能力建设,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和效率,对提高我国洪水防御能力、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四、水情预报
水情预报是指对洪水及其发展的情况进行预报,主要包括洪水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和规模等。水情预报是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的依据。水情预报的内容主要包括:雨情(雨量)、水情(水位、流量等)、工情(工程设施情况)、汛情(汛情发展趋势)。目前,我国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的信息系统主要采用水文、气象和水利等部门联合会商,但由于水利系统对水文数据的准确性要求高,水利部门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依靠人工分析计算。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由水文、气象、水利等部门组成的水情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和时效,并为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提供重要依据。
五、水环境监测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对水体中的水温、浊度、电导率、 pH值、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硬度(Ca)、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进行监测。还可以根据需求对水体中的溶解氧、电导率(EC)、高锰酸盐指数(CODMn)等指标进行在线监测,可通过 GPRS或者4G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