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传感器有哪些?

2023年10月31日 10:12

  位移传感器是工业生产中测量机械位移的一种装置,位移传感器的种类非常多,在工业生产中应用也非常广泛,主要是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来选择不同的传感器,目前常见的位移传感器有以下几种:

  一、光电式

  光电式位移传感器的原理是光电效应,将位移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然后再转换成电信号。光电式位移传感器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制成的,它利用光和电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即光电效应。当有光线射入光电管时,它会把入射光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电信号处理电路把电信号转换成与被测位移成比例的电信号。

  使用光电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物体的位移时,只需要将传感器垂直地固定在被测物体表面即可。这种传感器工作时不会产生电磁干扰,因此在许多工业部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光电式位移传感器的缺点是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同时也有一定的误差。

  二、电容式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是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工作的。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中,利用了电容器充放电的原理,即在电容极板上形成的电压与极板间的距离成正比,因而可得到位移。如图1所示,当被测物发生位移时,其表面电容值就发生变化,使极板间距离发生变化。如果用测电元件和变送器将位移量转换成电信号,就可测得被测物的位移。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工作稳定可靠、准确度高、线性好、频响宽。缺点是:灵敏度低、非线性误差大;随着被测物高度的增加,传感器输出电压明显下降;温度变化对其影响较大,输出信号与温度有非线性关系。

  三、磁电式

  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被测物体的磁场和电流在电极间产生变化的原理,将位移变化转换成可测量的电压信号,再通过测量电路把电压信号转换成可以直接显示或存储的数字量。

  磁电式传感器由于其高分辨率、高线性度、高灵敏度、易于与计算机接口等优点,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位移传感器。

  磁电式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当有交变磁场通过传感器的感应线圈时,产生感应电动势,其大小与位置有关。这种位移传感器能够在很大范围内线性输出。

  四、霍尔效应

  霍尔效应是基于霍尔元件的基本特性,当一个电子元件放置在磁场中时,它会改变自己的电荷状态,使电子元件的电荷产生变化,而电刷或者是磁铁则是利用这个原理来测量电刷的位置。当电刷靠近传感器时,电刷上会产生感应电压,而感应电压又会被传感器检测到,这就是霍尔效应。

  五、磁致伸缩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是利用磁致伸缩效应的一种新型位移传感器。其主要特征是当把磁化后的磁性材料(如铁磁材料)放在两个平行的线圈之间,当线圈通以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时,会产生沿其轴线方向的磁化变化,磁化强度也随着变化,从而在两线圈之间产生一个磁通的变化。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电话:0592-4210160

手机:180 3022 8265

邮箱:linqiwen@57iot.com

总部: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A区6栋17楼

重庆办事处:重庆市高新区景阳路39号新壹站A87

云南办事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航空路

170号烟厂东区59幢3单元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