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处理堤坝的渗漏问题?
2023年11月10日 11:45
堤坝是水工建筑物的一种,它是在江河湖泊或水库等水体上修筑的挡水、蓄水设施。堤坝通常由土堤和混凝土堤两部分组成。在土堤内填以砾石、砂土或黄土等透水性材料,形成防渗体段,而在混凝土堤内则填以粘土或水泥砂浆等材料,作为防渗体的一部分。
由于堤坝的主要作用是挡水,所以它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长期的使用中,由于种种原因,堤坝可能会出现各种渗漏现象。如果出现了渗漏现象,不但会严重影响到堤坝的正常使用,甚至还会对堤坝的安全构成威胁。所以要及时地进行处理,并且对其进行必要的评价和分析,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治理。
一、土堤的渗漏
土堤的渗漏是由于堤内透水性强的土层(如黏性土、砂土、粉土等)在一定的渗透压力作用下,产生渗透变形,导致堤身破坏而形成的。堤坝的渗漏可分为浸润线以下的渗透变形和浸润线以上的渗流变形。
浸润线以下的渗透变形一般是由渗透水流沿堤身下部(特别是迎水面)渗入堤身,或由堤身下部渗透水流与堤身上部形成绕流等引起。浸润线以上的渗流是由于土中存在着大量孔隙或裂隙,或土中有透水层,导致渗流压力加大,引起管涌、流土、沉陷等破坏。因此,在处理土堤渗漏时,要充分注意到堤身内的透水性和土层中有无透水裂隙及孔隙,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混凝土防渗墙
混凝土防渗墙是在地下建造一条连续的防渗墙体,它主要采用钻凿和抓斗两种方法进行施工。施工前,首先要将槽内的淤积物清除干净,然后将混凝土材料配好,再按设计要求的深度和宽度浇筑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进行连续的浇筑。在浇筑混凝土时,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的技术。此外,还要注意对墙体进行保护,避免其受到外力破坏。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处理时,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粘土斜墙
在堤坝的背水坡,填筑粘土斜墙,以减少绕渗。如果斜墙高度不大,可以在斜墙下游坡脚、背水坡坡顶分别设置截水墙,以控制渗漏。这种处理方法主要适用于上游坡脚存在着绕渗的堤坝,由于斜墙高度不大,所以对绕渗的控制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另外,如果斜墙高度较大,可以在斜墙北侧设置反滤层,以降低绕渗的影响。反滤层材料通常采用卵石、砂砾或混凝土块等。
在堤坝的背水坡上,可以设置排水孔进行排水处理。由于堤坝的背水坡较陡,所以可以在背水坡上设置导渗反滤层。导渗层的深度不应超过1米。此外,还可以在导渗层上设置铺盖或者导渗帷幕等工程措施。
四、贴坡反滤体
当堤身堤基渗漏严重,且采用粘土防渗难以奏效时,可采用贴坡反滤体进行处理。它是在堤身迎水坡外,由反滤体形成的一个厚度为5-8m的稳定土层,它是用来防止堤身堤基渗水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反滤土层上铺一层砂砾石,在砂砾石上面再铺一层粘土;二是在反滤层上铺一层粘土,再铺一层砂。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法,需要在反滤层上铺一层砂砾石,可以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完成。当反滤层的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采用水下施工方法。这种方法施工方便,处理效果好,对堤坝的稳定性影响小。另外,当堤基土质不好时,采用反滤土层就很难保证堤基不产生渗漏水了。这种方法适用于堤基为粉细砂土或粉细砂的情况。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