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监测和预警洪涝灾害?
2023年11月10日 16:16
洪涝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其发生具有突发性强、范围广、破坏性大等特点,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然而,由于气候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因此要想全面了解洪涝灾害的发生情况就必须要监测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规律。
一、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
我国洪涝灾害在时间上的分布主要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低的时期,主要表现为我国南方地区在这一阶段出现洪涝灾害的频率较低,只有南方地区在每年的6月到9月是洪涝灾害发生最频繁的时期;第二阶段是我国北方地区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时期,主要表现为我国北方地区在这一阶段出现洪涝灾害的频率较高;第三阶段是我国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迅速下降的时期,主要表现为我国南方地区在这一阶段出现洪涝灾害的频率迅速降低,但北方地区在这一阶段出现洪涝灾害的频率并没有降低,因此也有学者将该时期称为“北方型洪涝灾害”。
二、洪涝灾害的影响因素
洪涝灾害是由暴雨引起的,在暴雨产生的过程中,由于降水强度、降水总量、降水分布不均等因素,常会造成局部地区出现洪涝灾害。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洪涝灾害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影响洪涝灾害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地形地貌、土壤质地等都是影响洪涝灾害的重要因素。洪涝灾害的发生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如土地开发、河道整治等活动都会对水文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引发洪涝灾害。
三、洪涝灾害的监测对象
洪涝灾害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因此我们需要针对洪涝灾害进行综合监测,通过对洪涝灾害的发生时间、空间以及范围等信息进行采集,并对洪涝灾害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为抗洪救灾提供科学依据。除此之外,通过对洪涝灾害的信息进行采集还可以为未来的防汛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总之,洪涝灾害的监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为我国洪涝灾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四、数据处理方法
洪涝灾害监测数据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
(1)人工监测:在洪水来临前,通过设置洪水预警的方式来实现对洪水的监测;
(2)实时监测:将所获取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服务器,并自动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在完成数据分析后,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发布和查询;
(3)历史数据查询:可以通过平台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也可以对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针对不同时期的天气变化、降雨量等情况对洪涝灾害进行预警,以便更好地了解洪涝灾害发生情况。此外,平台还可以通过 GIS技术将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更好地了解洪涝灾害发生情况。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