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怎么形成的?如何应对?
2023年11月13日 14:11
“城市内涝”,是指因强降水或者强降水导致城市出现积涝的现象。城市内涝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造成财产损失。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内涝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城市内涝?该如何应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内涝灾害频发,城市排水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各地城市内涝灾害频繁发生,给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由于我国的排水能力还存在较大不足,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排涝设施标准低、管网淤塞、排水不畅等问题,导致城市内涝频发。
二、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了城市内涝
城市是由大量的建筑物、道路和绿地组成的,这些建筑物和绿地在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从而形成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在炎热的夏天,地表温度远远高于周围环境温度,导致地面蒸发、空气冷却,形成了“热岛效应”。这会使城市内的气温升高,由于“热岛效应”造成城市地表温度升高,就会增强城市地表对降水的吸收能力,使降雨强度加大。所以,“热岛效应”在城市中经常会发生。
三、城市“硬化”严重,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一些地方的城市硬化面积不断增加,使得城市内部的土壤和植被覆盖变薄,导致降雨下渗速度减缓。同时,城市“硬化”后,雨水无法自然下渗,导致大量雨水集中在城市内部,增加了城市内部的积水风险。
“城市内涝”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城市内涝”?业内人士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其次,要提高对城市排水防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最后,要从国家、政府、企业和公民个人等多个层面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解决。
四、城市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管理不到位
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原因,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只注重眼前利益,比如不及时治理污水,导致部分地区内涝严重。
五、暴雨天气增多,应对能力不足
据国家气象部门预测,从2012年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暴雨天气将增多,暴雨强度将增强。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暴雨,城市排水设施的应对能力也有待加强。
综上所述,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复杂多样,治理起来难度很大。面对严峻的“城市内涝”形势,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做好防治工作。而对于那些已经出现内涝的地区来说,则应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健全内涝预警机制、加强防汛基础设施建设等。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