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位监测方法有哪些?

2023年02月01日 16:29

  地下水位监测是在地表一定深度,对地下水位计埋置深度进行监测,以了解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地下水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水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在世界上各大洲的不同地区,地下水的含盐量和矿化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对地下水有各自不同的补给量和排泄方式。

  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地表水、融雪、冰雪融化水等补给来源而形成;同时亦因开采利用而使地下水位下降或上升,或因地震等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等原因而形成地面陷落积水。

  地下水主要分为地表水与地下水两种。

  一、水位测量方法

  ①天然水位测量法:是利用地表水流的自然状态,在天然地表水流状态下进行水位测量的方法。

  ②地下水位测定仪:又称自动井、孔板式观测计或井式水位计。

  ③自动量水仪:利用传感器将不同深度的水样,经过加压、过滤等工序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测量终端,然后对其进行计量、记录或打印。

  ④地下测深计:是指在地面上埋设在一定深度内的探测装置,利用所得到的地下水位信息计算出该装置相应深度内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即进行地下水位监测。

  ⑤地下储油罐观测法:通过传感器将水量和压力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管道输送到测量终端进行计量。

  二、数据采集设备

  主要由水位计、传感器、数据采集卡三部分组成,可监测地面某一点的水位变化情况。

  设备优点: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能实时反馈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实现自动监测;数据采集卡采用专用无线通讯模块来传输地下水位数据,抗干扰能力强,能有效避免人工读数带来的误差;可进行在线实时采集和记录;系统稳定性高,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工作,长时间不间断地工作。

  三、水位传感器

  水位传感器的种类繁多,但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主要有液位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两种。

  液位传感器:利用液体介质对其压力的敏感特性,测量被测介质在液体中的浓度。

  水位传感器:利用水位变化引起其信号变化来检测地下水位变化。

  其中常用的有:浮子、球形、浮球液位计等等。

  液位传感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液面仪,测量液体高度;另一种是直接测得液体位置,如电子液位计等。

  直接测得液体位置一般会有两种形式:一是超声波液位传感法,二是电磁感应法。

  四、水位计使用范围

  ●水位计是一种高精度的量测仪器,安装简单,使用方便。

  ●水位计适用于地下水自动监测和远程数据采集等场所。

  ●水位计在地下水位测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五、监测系统

  地下水水位监测系统,是将地下水位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传输与显示设备、信息处理软件等集成为一体,用于对地下水进行动态监测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工程。

  通过建立地下水资源管理监测数据库平台,实现地下水质参数、水位及水量数据统计、动态分析预测等功能;对地下环境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分析预测,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自动化运行,可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对采集设备进行自动化操作,包括水位控制与信号采集等。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