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崩塌有哪些原因?
2023年02月08日 16:42
山体崩塌是指山体内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原来的岩土分布状态,沿山坡向坡下滑动的过程。
由于崩塌的发生,使山坡失去稳定和平衡,从而在坡面上形成沟槽、裂缝乃至崩塌。
地质灾害是指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工程设施及环境设施受到自然灾害破坏的现象,它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常见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
那么你知道山体崩塌有哪些原因吗?
一、崩塌是由暴雨或连续大雨引发的山体滑坡现象
崩塌往往伴随着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洪流,由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组成。主要特征为:流速大,且夹带着大量泥沙和石块。
二、崩塌是一种复杂的运动过程,其强度变化大,破坏范围广,破坏程度大
崩塌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重力崩塌,它不像滑坡那样有明显的滑移线;另一种是接触崩塌,它发生在岩石与岩土体之间。从运动方式看,主要有顺层滑动和垂直位移两种形式。顺层滑动包括顺层滑移、竖直滑动、斜裂和水平滑动等几种形式。垂直位移主要表现为在斜坡上形成一条倾斜的直线或曲线;垂直变形则表现为沿坡度方向产生明显的节理裂隙,并出现明显的裂隙张开度增大现象,导致坡内土体产生明显拉应力和剪压力;在坡体顶部也出现明显的节理裂缝。
从运动方式看,滑移形式包括顺层滑动、竖直下滑和斜列下滑三种,而挤压式、劈裂式和摩擦式则是滑移最为常见的形式。
三、崩塌是由岩土体松散组成的堆积体和松散堆积物突然垮塌的过程
崩塌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滑塌,即崩塌前,由大量松散的岩土体组成的堆积体突然滑塌;
②滚石和泥石流。滚石和泥石流是崩塌破坏过程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形式。它们在形成时都很松散,因此不能给出其运动速度(加速度)和位移。
在山坡上形成一条线,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U”形或“V”形的曲线,叫做直线滑坡区(简称线滑)。
滑线一般存在于陡峻的山坡上,坡度一般较陡;而V形曲线则在陡峭悬崖处,其长度和坡度都较大,但在曲线末端没有尖点。
四、当在斜坡上修建有各种工程建筑物或地下管线时,一旦遭到暴雨等天气的影响(如水泥浆渗流到斜坡上),就会发生滑坡现象,从而形成山体滑坡
地质灾害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不加以防范和治理,就会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我国已将滑坡、泥石流列为重点防治对象,以防患于未然。
山体滑坡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
五、当崩塌发生在岩质边坡上时,由于长期经受雨水冲刷使岩土体风化剥落造成边坡失稳所致
(1)雨水侵蚀,坡体被雨水冲刷后,其物质成分会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造成水土流失、边坡破坏;
(2)风化作用会使边坡上的岩体强度降低,造成岩土体强度降低,从而引起边坡失稳;
(3)风化作用会使岩体内部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甚至改变岩体结构形态,导致山体内部结构产生断裂破坏和不均匀性膨胀而导致滑坡发生;
(4)风化作用在山体内的扩散和传递速度也会因岩石受风化程度和坡体位置不同而异。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