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安全监测主要内容有哪些?
2023年02月20日 14:46
水域安全监测是以水位、水质、气象水文等要素为监测对象,在江河、湖泊或水库中设置监测站点,通过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等方式,对江河水域水质、水生物等要素进行实时采集与自动分析。目的是为社会管理提供水质实时信息服务,并为未来建立水资源保障体系奠定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我们以水环境安全为监测内容。在日常管理中,也可将水体安全监测列为重点监测项目。
一、水位监测
水位监测是通过水位监测设备,采集江河水域水位实时数据,并通过远程传输到管理中心系统。根据用户需要,可设置不同的水位参数,并将采集的水位数据自动上传至管理中心。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水位监测设备有超声波液位计、测雨雷达液位计等。它们可以对不同水域进行实时监测,为洪水预报和防洪调度提供依据。
水情观测站一般布置在江河、湖泊的沿岸及河道上,主要观测对象是河道及湖泊水情。通常设置在河岸、码头、港汊、堰坝、闸门以及引水闸等处,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利用已有的监测系统,通过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二、气象水文监测
气象水文监测主要用于对河流、湖泊等水域水文要素的监测,主要包括降雨量、气温、气压、风速和风向等,通过对水文要素的长期连续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江河水域的基本情况。
气象水文监测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1、气象监测:主要包括气温、气压、风速和风向等;
2、水文监测:包括水位高度、流量和含沙量等;
3、气象与水文传感器:一般采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通过对降水、温度和地形的长期连续测量,获得实时的降水过程数据;通过对水位高度以及水位变化幅度进行定时采集,获得实时水位数据。
三、应急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事发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国务院制定全国统一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还规定,事发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储备必要的救灾物资,开展事故灾害预防和救援的技术、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我国各类水域环境安全监测系统已覆盖全国各地各流域、各重点水域等。
四、数据传输与共享
水环境监测数据主要包括水位、水温、浊度、溶解氧(DO)、 pH值(pH值)、电导率(EC)、叶绿素a (Chla)等参数。监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到云服务器,由云计算进行数据分析,形成各类信息产品。它们被不同的用户应用在不同领域:用户通过数据共享平台获取所需信息;政府机关将监测数据提供给有关部门分析和决策;科研机构获取各类研究成果;企业则利用这些信息来开展相关生产和经营活动。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