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NSS技术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2023年02月22日 15:50
大坝安全监测是保障大坝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大坝安全监测一般采用人工方式,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在环境恶劣时不能正常工作。随着 GNSS技术的不断发展,将 GNSS技术应用于大坝安全监测已经成为可能。
GNSS技术主要是利用卫星定位、导航和遥感等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对地球表面进行高精度三维定位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将 GNSS技术应用于大坝安全监测能够提供更加直观、更加科学的数据资料,以供决策参考。本文分析了大坝安全监测中运用 GNSS技术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
传统大坝安全监测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已知的位置坐标,利用计算机解算观测数据,从而获取大坝变形量、位移、渗流等参数,并结合室内分析成果来分析大坝的安全状态。传统大坝安全监测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观测人员需要在现场进行观测,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在环境恶劣时不能正常工作。此外,传统的大坝安全监测一般采用静态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而静态处理无法对数据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因而无法得到准确有效的动态数据。随着 GNSS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大坝安全监测精度要求的提高,将 GNSS技术应用于大坝安全监测已经成为可能。
二、可行性分析
大坝安全监测的任务是实时掌握大坝的运行状态,并对其做出判断与预报,以保障大坝的安全运行。目前我国大坝安全监测大多采用人工观测,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则需借助 GNSS技术完成对大坝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三、实施方案
GNSS技术的主要应用范围是大坝变形监测,针对不同的大坝变形监测对象,可采取不同的 GNSS技术方法。首先,分析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变形特征,包括变形值大小、变形速率、变化趋势和频率等。其次,确定大坝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根据大坝安全监测需要确定相应的测量方法,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测量精度。最后,根据大坝安全监测要求选择 GNSS技术路线以及相应的硬件设备。
本工程主要采用在大坝周围布设基准站(B点)、在测点布设监测点(A点)的方法进行大坝变形监测。基准站分别设在坝体和下游坝坡上,通过观测得到3个基准站(B、A、C)与10个监测点之间的三维坐标。
四、技术要求
大坝安全监测主要分为4个部分,即位移观测、水位观测和渗压观测,其中位移观测和应力观测要求分别达到规范的4级、3级和2级要求,其中位移测量按规范要求需要达到的精度为±0.3 mm,应力测量和渗压测量各有1个基准站,即各有3个基准站。
五、结束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坝安全监测的发展现状和 GNSS技术的基本原理,对将 GNSS技术应用于大坝安全监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为促进我国大坝安全监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虽然目前 GNSS技术在我国大坝安全监测领域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全面建成和应用,以及 GNSS技术本身不断完善与进步,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为我国大坝安全监测领域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