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预警监测系统的主要组成结构

2023年02月24日 11:25

  山洪灾害防治是指对存在发生山洪灾害隐患的地区,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的综合防治。它包括非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包括:

  1、建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在山洪灾害易发区布设监测预警设备和通信设备,实现对洪水预警信息的接收、传输、处理和发布,提高区域山洪灾害监测能力。

  2、在暴雨较集中的地区,建立防汛信息采集终端,由雨量站、水位站和视频监控组成。实时收集暴雨、洪水等信息,并将信息传输到水情监测系统。

  3、建立预警指挥平台和视频会商系统,实现洪水预报分析和洪水预警等功能。

  一、信息采集终端

  山洪灾害发生后,河道水位、雨量、雨情水情数据往往是信息的主要来源。信息采集终端可以及时收集和存储这些信息,并将其传输到水文监测系统。主要由雨量站、水位站和视频监控组成。雨量站安装在山洪灾害易发区,通过雨水传感器实时收集降水数据。水位站安装在河道上,用于测量水位值,并通过 GPRS或3G等通信方式将水位值传输到水情监测系统。视频监控可以将河道现场的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到中心管理平台,方便管理人员查看。此外,为了便于数据的管理和利用,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水文监测系统中安装数据管理服务器,方便数据的管理和查询。水情监测系统实时收集、处理、发布各种水情信息,为防汛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二、雨量站

  雨量站是一种能自动观测降雨,并通过专用的传输设备将收集的数据实时传输给水文监测系统,具有雨量采集精度高、稳定性强、组网简单方便、通信距离远等特点,是山洪灾害预警监测系统的主要设备。

  三、水位站

  水位站主要监测河道、水库的水位,用于获取降雨、水情信息,为山洪灾害防御提供有效的监测信息。水位站主要包括水位仪、雨量计(传感器)等,雨量计、水位仪等安装在水位站,利用传感器测量水位变化并将数据传输到水位监测终端。水位站与雨量站配合,可以实现雨洪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及处理。

  四、视频监控

  在山洪灾害易发区的重要河道、险工险段、山洪灾害隐患点、重点村庄、河道整治工程、山洪灾害避险场所等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将视频监控与雨量站、水位站等其他监测站点结合起来,实现多站点的信息共享,形成监测网络体系。重点视频监控点应部署在雨量站(雨量计)、水位站等设备的前端或重要位置;也可部署在移动智能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指挥中心进行管理;还可部署在移动数字执法仪或执法记录仪上,实时记录执法过程和现场情况。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一些应急设备,如:自动升降式洪水预警设备、无人机等。

  五、预警指挥平台

  通过建设完善的预警平台,建立起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实现暴雨、洪水、险情、灾情的及时快速传递,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防汛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1、监测终端数据实时采集,并通过 GPRS/4G无线网络将采集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

  2、根据防洪预案要求,指挥人员根据平台发出的预警指令,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将暴雨带来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3、汛期结束后系统自动将防汛工作总结及评估报告等相关资料归档。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