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地质灾害需要什么设备?
2023年03月07日 15:21
地质灾害监测的方法,一般有人工监测、卫星遥感、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四种。
人工监测:在灾害多发地区,对重点地段的人工调查。其中,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起的在地质环境中的岩体或者土体受破坏而出现突然的或巨大的升降运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
卫星遥感:利用遥感技术对地面状况进行观测,识别并判断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区域。
专业监测:由专门机构对某一地区进行专业监测和评估。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专业机构(如地质部门)掌握的资料来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措施。
一、地质灾害监测方案
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对可能出现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进行监测,掌握灾害发生前的变化情况,并对灾害形成后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估,为预报灾害发生提供依据。地质灾害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地质灾害监测位置确定方法;
(2)地质灾害监测实施步骤:确定监测对象、选定监测位置、确定监测点位、布设监测点、施工与验收等。
二、监测数据分析系统
滑坡监测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对滑坡监测点位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经过数据预处理,利用相关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将滑坡监测结果转化为定量指标。该系统可完成滑坡监测资料的处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滑坡预测预报等工作。通过对滑坡监测资料的分析,可了解滑坡变形发展趋势,并初步确定危险区域或危险区范围,为工程治理方案设计和灾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三、数据存储与处理
1、根据数据采集原理,可通过RS232/485/422/5G网络或通过4G/WIFI进行数据的采集,上传至云端,以实现远程监测与控制。
2、云平台可实现数据的存储,数据的传输,可通过在云端实现远程监测与控制。
3、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1)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数据进行滑坡变形预测、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决策等
2)灾害预警:通过在云端发布预警信息进行远程防灾救灾措施,发送指令到设备上进行执行。
四、数据远程传输
监测数据远程传输,主要是指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将数据实时传送到监测站主机进行保存和分析,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地质灾害监测设备都有哪些呢?
为了实现对地质灾害监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我们公司研发了一款多功能综合地质灾害监测仪。该设备通过4G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数据远程传输,不仅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还可以对异常数据进行报警,为广大地质灾害监测工作人员提供了便捷的工作手段。
五、系统软件
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软件由监测数据采集、通讯、设备控制与管理、 GIS数据分析与处理、变形速率分析与预测等五部分组成,具有实时采集、实时传输、自动报警、数据存储和历史查询等功能,可在线对监测点进行数据存储、计算与分析,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