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的原因是什么?

2023年03月14日 10:49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滑坡有两大类:

  滑坡形成有四个主要条件:一是坡体内具有足够的可滑岩体;二是坡体上存在一定厚度的不稳定结构面;三是坡体内具有足够强度;四是岩土中存在有足够数量能满足滑带土强度要求的抗滑力。

  一、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包括斜坡的形态特征(坡度、坡向、坡高)和地形切割形态(岩脉、断层、裂隙)。斜坡的形态特征又包括地层岩性和地层角度。前者决定斜坡的总体性质,如岩层倾角、岩(土)体抗剪强度等;后者决定斜坡的局部性质,如地层角度,如是否存在软弱结构面等。这两个方面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能结合而产生滑坡。

  二、地质结构

  当坡体处于软弱土层、碎石土、黏土层或岩层的交叉部位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就低,当抗滑力降低到某一临界值以下时,便会发生滑动。在软弱土层与坚硬土层的交接处,往往易产生滑坡。在松散岩类和碎石土中,岩层起伏较大或软硬相间的地方,也容易发生滑坡。岩层走向与斜坡倾向一致时,比倾角大的一边容易发生滑坡。

  三、地层岩性

  地层岩性对滑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①软弱夹层(带)。软弱夹层(带)的存在,使结构面(岩体内软弱面)的发育,成为滑坡发生的先决条件。由于软弱夹层(带)对坡体的刚度较大,因此常成为滑坡发生的直接原因。

  ②节理(裂隙)。节理(裂隙)对坡体的刚度和强度影响较大,这是滑坡发生的又一先决条件。

  四、地表水与地下水

  滑坡发生前,山坡上一定会有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地表水和地下水。

  一般来讲,地表水对滑坡有诱发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水都会诱发滑坡。大多数情况下地表水不会诱发滑坡,只有在地表水补给下切的地层中才会发生滑坡。

  一般情况下,在山坡中上部有可供地表水下切的松散地层时,水对坡体的软化、切割作用较大,当山坡下部没有可供地表水下切的松散地层时,水对坡体的软化、切割作用不明显。

  地下水对滑坡也有一定影响。由于地下水对岩体的力学性质有很大影响,当岩体中有裂隙存在时,地下水对岩体中力学性质的影响比较复杂。当岩体中裂隙发育时,地下水可以将裂隙中的水充填起来。

  五、人类工程活动

  人类工程活动使斜坡上的岩土体受到扰动,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例如,开挖跛脚、堆土、填土方以及在跛脚修建水库、铁路和公路等,都会使斜坡产生新的变形破坏,从而诱发滑坡。

  此外,水库蓄水、河水长时间冲刷等也会诱发滑坡。由于工程活动而使斜坡应力发生改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使斜坡岩土体结构破坏而产生滑坡。例如,修建铁路、公路和水库时破坏了原有的稳定斜坡结构,从而诱发滑坡。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