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023年03月14日 16:16
泥石流是由暴雨、冰雪融水和河水,以其强大的破坏力、摧毁力和强大的搬运、堆积能力,将各种岩土和松散固体物质裹挟、搬运、堆积在沟谷地区的一种特殊洪流。泥石流有暴发突然,来势迅猛,危害大,破坏力强的特点。是山区常见的一种严重危害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之一。
一、地形地貌
泥石流的形成是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因素的影响下,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激发的以固体物质为主的特殊洪流。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泥石流是山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易发区域在高山峡谷地区,多分布在气候湿润、地形平缓的山区,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
二、地层岩性
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由于新构造运动频繁,造成地层强烈位移和断裂发育,沟谷切割强烈,使松散堆积物的可融性增强,促进了泥石流的形成。
据统计: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的地层岩性以泥岩、粉砂质泥岩和砂岩为主,占泥石流总量的60%以上。其次为碳酸盐岩、千枚岩和花岗岩。在这些地层中,泥质岩占主要部分。因此泥质岩也是泥石流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松散物质主要来自地层岩性及各种松散堆积物,也是形成泥石流的物质基础。所以从地层岩性方面来分析:发生泥石流的地层岩性主要是泥岩、砂岩、页岩、粉砂岩、石膏、石英砂岩和玄武岩等。
三、地质构造
在泥石流沟的沟谷中,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断层发育,形成许多断续的断裂带时,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另外,当地质构造变动剧烈时,会形成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通常是以地震活动为主,地震会造成松散堆积物的震塌力、滚石等强大动力而形成泥石流。
四、降水
当降水强度较大时,由于水流速度加快,容易将坡面的松散物击散,使松散物质在局部集中,增大了松散物质的体积。当降雨强度较大时,由于沟谷上游降水集中而形成的沟道洪水流量加大、流速加快,可以直接从沟口和沟谷出口冲出,从而形成泥石流。
五、人为因素
泥石流的发生是人为活动诱发的,其主要原因是对坡面植被破坏严重,造成坡面植被不能恢复,加上人类大量开采地下资源(如煤矿、石油等),破坏了地表植被,增加了松散物质的来源。另外,修筑公路、铁路等大型工程项目人类活动频繁,对山体的开挖、填埋破坏了山体结构、降低了坡面稳定性,加大了地表径流的汇集速度;修建水库、大坝等蓄水工程后,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径流平衡;河道的过度采砂也会破坏原有河势等等都增加了泥石流发生的概率。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