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
2023年07月19日 17:14
山洪灾害是指山区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原因形成的对人类及自然界造成危害的灾害。在我国,山洪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特别是一些受洪水威胁、地势复杂、植被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我国山洪灾害分布广泛,影响严重。据统计,全国山洪灾害发生频率高达60%。
一、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指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活动等。由于山丘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不同,导致山丘区的山洪灾害也有所不同。山区主要包括我国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以南和华北平原,这些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即喜马拉雅山和华北平原。这些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决定了这些地区地形破碎,地形起伏大,沟谷发育,地表切割强烈,河流深切,形成了众多的峡谷。
二、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的差异和形态,对山洪灾害有直接的影响。当地形陡峭、坡度大、沟谷纵横时,山高坡陡、沟谷深切,流速快,泥石流易发。而当地形平缓、坡度较小时,泥石流也不易发生。山区地貌的垂直分带现象,也是造成山洪灾害的一个因素。
三、气候
气候是影响山洪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是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地区差异大,南北方暴雨天气现象明显,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多,而南方地区夏季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北方地区降水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北方降雨增多,形成大量的地表径流,而南方地区降雨相对减少。北方山区夏季降水量明显多于南方山区,为山洪灾害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在我国暴雨频发地区,一些地方气候干旱缺水严重,特别是一些西部地区属于半干旱或干旱区,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长期干旱缺水造成土壤表层土壤失水而产生崩塌等地质灾害。
四、植被
植被也是山洪灾害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植被覆盖度大,能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强,就不易发生山洪灾害;反之,则易发生山洪灾害。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植被稀疏的地区易发生山洪灾害;而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则不容易发生山洪灾害。
五、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是造成山洪灾害的最主要因素。人类对洪水灾害的认识尚不够全面,人们对自然条件下的洪水灾害规律认识不足,盲目进行生产建设活动,导致山洪灾害频繁发生。在人类活动范围内,乱占滥用耕地、乱砍滥伐森林、乱采乱挖矿藏等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土地严重沙化、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对山洪灾害缺乏科学认识,在一些容易引发山洪灾害的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和水电站,加重了水库和水电站下游的防洪压力。此外,在一些山区经济发展中,缺乏合理规划、不合理开发导致资源破坏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也是诱发山洪灾害的重要因素。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