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
2023年07月20日 11:16
我国的洪涝灾害在全世界都属于高频率的,而且我国又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家。因此,对城市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并且研究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城市洪涝灾害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对这个方面感兴趣的话,可以多了解一些。
一、暴雨
暴雨是一种突发性强、强度大、破坏力强的降水过程,又称为“洪涝”。暴雨的形成有其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貌、大气环流等。同时,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如人类活动对自然水系的干扰,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雨洪通道受阻,地下排水管网不畅等。
暴雨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异常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大气环流异常主要指低层大气中水汽含量偏高,致使来自海上的水汽在高空与来自陆地上的水汽交汇形成降雨。而人类活动主要是指人类生产、生活中人为排放污水等行为,这些行为一方面破坏了大气环流和水体自然循环,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
二、地形
我国地形复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山脉和丘陵,中间是宽阔的平原,形成一个向四周开放的盆地。
四个方向的河流和湖泊都有天然的屏障作用。所以我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是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区域。
同时,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城市地区往往是丘陵山地和平原地区。山地由于海拔高、坡度大、坡度陡,很容易形成山洪沟谷。而平原地区因为地势平坦,容易积水成涝。因此,城市洪涝灾害往往出现在山区与平原交界处以及地势低洼地带等位置。
三、气候
城市处于陆地和海洋之间,受到海洋气流、陆地气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使得城市气候呈现出雨热同期的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筑物密集,地表硬化面积增大,同时由于城市化建设不规范、不科学等因素,致使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大气环流紊乱,不稳定能量增加。在此条件下,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暴雨频繁、强度大、历时短,暴雨引发的洪水就容易在短时间内从城市内大量涌向城市外。
四、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到城市内部的自然水系,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防洪排涝工程设施的建设。由于城市规划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一旦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新的问题。
五、人为活动
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洪涝灾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城市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大量的农田被侵占,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径流增多;
(2)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加上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垃圾等排放量增大,使这些废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去,加重了水体污染;
(3)城市建设和发展大量侵占自然河流、湖泊及滩涂等自然水域,使这些水域面积减少,蓄水能力下降,而且由于城市开发和经济发展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加剧,造成河川径流的增加。此外,一些地区为满足城市发展对地下水位的要求而大量开采地下水。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