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灌区发生渗漏的原因

2023年07月20日 16:19

  水利工程灌区渗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渗漏会造成渠道水损失,影响灌溉效果,使农作物减产,降低水利效益。灌区渗漏主要发生在渠道衬砌、渠堤等部位。造成渗漏的原因主要有:施工质量差、未采取防渗措施;地基地质不良;水文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等。本文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施工质量差

  1.施工前,未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查,没有全面掌握土壤和地下水情况,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渗漏。

  2.施工中,未严格按设计和规范操作,造成渠系工程不均匀沉降;未对新老土渠或不同土质的渠堤、土堤等部位采取相应的防渗处理措施;未对土基进行必要的夯实处理;采用非防渗材料填筑渠堤等。

  3.渠堤施工中,土方开挖和回填没有分层碾压密实,或不及时进行填筑压实,造成土基松散而形成渗漏通道。

  4.施工时,由于地基处理不完善、排水系统不畅、不合理的施工顺序、未进行必要的碾压等原因,造成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发生渗漏。

  二、未采取防渗措施

  灌区内未采取防渗措施是造成灌区渗漏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灌区内有渗漏较大的地段,但由于渠道衬砌后影响美观,因此未进行防渗处理。

  二是灌区内的渗漏损失较大,但由于渠道衬砌后影响美观,因此未进行防渗处理。如一些地方采用浆砌石防渗,但浆砌石易发生脱落,且砌体强度低。

  三、地基地质不良

  在地质不良的地段修建渠道,若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将会出现渠道渗漏。其具体原因如下:

  1.渠堤在渠道坡脚位置,由于地下水的渗透作用,使渠堤内侧土质逐渐变松,坡脚位置土质疏松,形成小型漏斗状,造成渗漏水。

  2.渠堤在基岩上修建,基岩渗透系数小,抗冲刷能力强。

  3.渠堤在坡脚位置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渠道坡脚是土坡的一部分,若在坡底未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不到位,会出现渗漏现象。

  四、水文地质条件差

  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地下水补给充足,渠坡土层渗水多,土壤疏松、透水性差,渠道防渗措施不当等,都会造成渠坡渗漏。因此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渠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渗措施。

  五、地下水位高

  灌区渠道开挖后,地下水位会不断升高,在渗透作用下,使地下水出露。当地下水出露量大且均匀时,产生的渗透压力就大,造成渠床发生变形、滑坡,造成渠道渗漏。这种情况往往在干地施工中发生。防治措施:

  (1)施工中应尽量避免开挖过深;

  (2)施工中要注意及时排水和防渗;

  (3)做好渠底排水工作;

  (4)在渠道衬砌前对基础进行防渗处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灌区渗漏防治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电话:0592-4210160

手机:180 3022 8265

邮箱:linqiwen@57iot.com

总部: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A区6栋17楼

重庆办事处:重庆市高新区景阳路39号新壹站A87

云南办事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航空路

170号烟厂东区59幢3单元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