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绵城市的措施

2023年08月01日 14:29

  海绵城市建设,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一、城市道路

  1、在新建、改建道路时,应尽可能地采用透水性铺装,使雨水可以渗透到道路下土层。如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等。

  2、道路的边缘和广场的地面应低于周围的地面,并在人行道、停车场、自行车道等处设置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带、渗透沟或渗透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可采用植草沟种植植物,并进行绿化或铺草皮。雨水口设置在绿地内时,可在绿地中设置植草沟或渗透池,雨水口应满足雨水径流控制和排放的要求。

  3、在城市广场、停车场等面积较大的区域内,宜采用透水铺装,如草皮、透水混凝土等。雨水口应设置在广场边缘或停车场入口附近。

  4、对于已经建成的道路,应通过设置渗沟等设施来减少对周边水体的影响。

  二、绿化

  (1)城市绿化是城市雨水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有效地控制雨水径流,削减城市地表径流污染负荷。我国每年有40%~60%的城市地表径流通过城市绿地排出,占城市径流量的25%~40%。所以,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积极发展城市绿地。

  (2)建设雨水花园、植草沟、渗水砖等绿地系统,对雨水进行蓄存、净化和排放。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削减雨水径流,使径流峰值降低约40%~5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可以达到50%左右。

  三、广场

  广场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其建设往往受到市民和游客的关注。在广场的设计上,除了要考虑场地功能和使用功能,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城市生态的设计理念。比如在广场上可以建设一些下沉式绿地,或者用透水砖铺装广场地面等,使得雨水能在广场内部通过渗透等方式下渗。这样可以减少城市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及峰值流量。此外,还要考虑到雨水径流的排放时间与场地上其他功能的需求相协调,比如广场周边区域的排水等问题。

  四、小区

  小区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小区中,规划绿地、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加强雨水花园、屋顶花园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建设。同时,在建筑与小区道路设计中,通过采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措施,降低小区路面径流污染。

  五、公园绿地

  公园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雨水滞留和净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公园绿地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还是雨水控制与利用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公园绿地建设,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合理规划设计,将绿色基础设施与公园绿地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实现“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电话:0592-4210160

手机:180 3022 8265

邮箱:linqiwen@57iot.com

总部: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A区6栋17楼

重庆办事处:重庆市高新区景阳路39号新壹站A87

云南办事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航空路

170号烟厂东区59幢3单元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