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地坝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2023年08月16日 11:57
淤地坝是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拦蓄泥沙、保护农田、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项功能。据统计,黄河中游地区已建成的淤地坝有1万余座,总库容超过105亿立方米,有效地控制了中游水土流失。同时,淤地坝也是下游发展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淤地坝存在着设计标准低、质量差、运行管理不善等问题,成为威胁淤地坝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工程质量差,坝体存在隐患
黄河中游地区,大部分淤地坝都建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当时设计标准低、施工工艺差等原因,造成部分坝体质量较差。如某淤地坝由于坝基为砂砾石,坝体为黏土,坝体上覆盖层厚度不足,淤地过程中大量泥沙被带入坝体。坝基出现塌陷、裂缝等问题。某淤地坝在修建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清基工作,坝基出现了沉陷和裂缝问题。某淤地坝因没有按规范设计修建沉陷池,导致坝体出现了沉陷和裂缝。此外,部分坝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加固维修,造成坝体结构破坏和渗漏。某淤地坝由于坝体下泄流水量大,导致坝体出现渗漏和变形问题。
二、建设标准低,病险严重
目前,黄河中游地区已建成的1万多座淤地坝中,设计标准均为20年一遇洪水设计、30年一遇洪水校核,防洪标准低,导致部分坝体不能抵御外部洪水的侵袭;同时,不少淤地坝工程质量差、建设标准低,病险问题严重。
三、运行管理不善,病险隐患突出
随着黄河中游淤地坝的大量建成,部分地区开展了淤地坝建设的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部分淤地坝存在着坝体渗漏水、坝基渗透变形、坝体稳定不足、坝体变形开裂等问题。同时,一些淤地坝由于管理不善,没有及时进行除险加固,有的已接近报废,成为病险隐患。
四、坝体占地多,影响河道行洪安全
部分淤地坝建成后,由于缺少科学规划,坝体占地过多,致使部分坝体面积比原设计加大。如位于黄河中游的晋陕区间的淤地坝,平均每个淤地坝占地超过70亩,有些甚至超过了100亩。这些占地面积的增加,将会严重影响河道行洪能力。尤其是在汛期,大量泥沙进入河道,增加了河道行洪压力。
五、保护范围小,防洪能力不足
由于受到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部分淤地坝的防洪标准偏低,一些淤地坝修建在山区沟道,坝体和坝基大部分处于沟谷地带,坝体保护范围小,且不能与沟道或河滩地有效隔离。
一旦发生洪水,极易造成坝体溃决、冲毁下游安全。近年来黄河中游部分淤地坝因洪水威胁造成溃坝事故已有发生。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