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常见灾害有哪些?

2023年08月25日 14:16

  每年6、7月,我国南方地区进入暴雨多发期,为应对汛期暴雨灾害,各地应建立完善的防汛预案体系。根据降雨强度和影响范围,将全国划分为5个暴雨等级区域:Ⅰ级(严重)、Ⅱ级(较严重)、Ⅲ级(严重)、Ⅳ级(一般)和Ⅴ级(严重)。灾害等级越高,防御难度越大。

  一、洪水

  洪水是指江河、湖泊等水域超出其自流能力的现象,包括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川洪水和潮汐洪水等。当江河湖泊水位超出其天然溢洪能力时,就会发生洪水,造成灾害。洪水具有突发性强、来势猛、持续时间短等特点。

  二、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或其他原因形成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在山区,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泥石流具有突发性,从沟谷中倾泻而出,持续时间长,且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我国是一个泥石流多发的国家。

  我国每年因泥石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元人民币,而且多数地区因灾人员伤亡惨重。

  因此,我们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远离危险区域。遇到泥石流时应迅速向两边山坡上爬,离开沟谷地带。在山区沟谷深处时,如果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此时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三、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又分为整体滑动、群下滑和滑塌三种。在我国滑坡多发生在山区,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滑坡灾害发生时,主要有以下特点:

  (1)滑坡大多发生在地形条件比较复杂、岩石破碎、植被较差的山坡中。

  (2)滑坡前缘多有一个或几个明显的裂缝,裂缝通常不对称,且长度较大。

  (3)滑坡后缘的裂缝通常比较平直且短,前后缘裂缝有时甚至呈弧形。

  (4)在滑坡前缘坡脚处,常堆积有大量的土体和岩体。

  (5)滑坡后缘一般有一到几个横向及纵向放射状的小裂缝。

  四、塌方

  塌方是指在山体或岩土体中因地质作用,引起的地表松散介质、岩土体移动。塌方可发生于岩石内部、岩体与岩体之间、岩体与地面之间,还可发生于岩体的表面。产生塌方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现象。当地质体破碎或岩层倾向与地面坡面的夹角过小,当土体重力超过其抗剪强度时,土体就会下滑,形成滑坡;当岩层倾向于地面时,岩层和岩体之间的接触面也会产生滑动;当岩层倾向于坡面时,其上的覆盖层会发生滑移;当坡体上有裂缝时,雨水通过裂缝流入坡体,使坡体变软。当以上这些因素同时作用时,就会发生塌方。

  五、山洪和台风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

  山洪是指因强降雨、暴雨,在山区沟谷中汇集而成,常发生于夏秋季节的暴雨季节。台风暴雨也称台风暴雨,是指24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或以上的暴雨,或24小时降雨量达100毫米或以上且出现短时强降雨(15分钟内降水量大于50毫米)。山洪和台风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水灾。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电话:0592-4210160

手机:180 3022 8265

邮箱:linqiwen@57iot.com

总部: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A区6栋17楼

重庆办事处:重庆市高新区景阳路39号新壹站A87

云南办事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航空路

170号烟厂东区59幢3单元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