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洪涝灾害的致灾因子和承灾体
2023年09月06日 10:52
洪涝灾害是一种影响范围较大、危害程度较重的自然灾害,其发生、发展、传播和终止与气候变化、地表土壤性质以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城市洪涝灾害是由于暴雨或强降雨造成地表积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造成土壤和地下水严重饱和,城市中的建筑物被淹没或被冲毁,建筑物内的居民和财产受到损失。洪涝灾害通常是由气象因素引起的,而气象因素是由下垫面条件引起的。如地形地貌、地表土壤性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均可导致暴雨强度增加和暴雨中心向下游移动。因此,城市洪涝灾害是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城市洪涝灾害承灾体主要包括:城市洪涝灾害发生后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受淹范围内居民和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洪灾对城市居民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洪灾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造成的影响;政府在控制洪水灾害方面所承担的责任。
城市洪涝灾害预警机制,是指针对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特点,在城市洪涝灾害预防和管理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机制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预警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灾害预测、信息管理、灾害预警和风险评估等。
1.灾害预测是指对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出现的时间、地点、规模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科学预测。
一般包括天气预报和水文预报。其中,天气预报主要是通过气象观测和卫星云图获得,水文预报主要是通过水位流量、雨量等水文要素进行分析与计算来获得。
2.信息管理是指根据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发展趋势等信息,对洪涝灾害可能出现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控,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在城市洪涝灾害的预警机制中,社会动员和应急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城市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洪水调度
洪水调度是指在城市洪涝灾害发生前,对洪水进行科学合理地调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洪水调度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将洪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城市,使各个区域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另一种是将部分洪水集中起来,减少在某一区域的停留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城市洪涝灾害预警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内居民、单位和企业等的利益,尽可能地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