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湿度的重要性

2023年10月09日 10:15

  土壤湿度是土壤水分含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土壤水分含量和作物生长密切相关,在植物的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土壤湿度还是土壤微生物活动、养分转化和作物对水分和养分吸收利用的重要指标,影响着土壤养分的转化和作物产量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土壤湿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掌握科学合理的浇水方法,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根系的形态:土壤水分充足时,植物根系发达,根毛多而密集,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强;

  2、土壤水分过多时,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增强,耗氧量增加,根系的呼吸强度减弱;

  3、土壤水分过多时,植物叶片容易失水萎蔫,叶肉组织内水分过度蒸发,导致蒸腾强度增加,叶片易出现卷曲;

  4、土壤水分过少时,植物根系生长不良,根系吸水困难;

  5、土壤水分不足时会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失调,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活动;

  6、土壤湿度过大时会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从而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如在干旱季节施用过量的氮肥就会造成植株徒长而引起倒伏。

  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土壤含水量变化很大,在土壤中的水分运动形式表现为土壤的渗透,水的移动,水在土壤中的移动。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根系吸水、蒸腾作用、大气蒸发、地下水位变化等水分运动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同类型的土壤含水量与其物理特性密切相关。

  一般粘重土壤含水量高,而砂粒含量高的土壤含水量低,而砂粒含量低的土壤含水量高。

  随着水分运动方式和形式的不同,影响水分运动的因素也不同,从而影响土壤含水量。同时,在不同水分含量条件下,根系吸水情况也有差异。

  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根系吸水能力增强,作物吸收利用水分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三、土壤湿度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土壤湿度是指土壤中水的体积分数,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大小变化幅度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土壤水分含量增加0.3%~0.5%。当温度在20℃以上时,随温度的升高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土壤湿度与地温之间有一定关系,地温每升高1℃,土壤湿度增加1%左右。

  四、科学合理的浇水方法

  科学合理的浇水方法是指在浇水过程中,不能盲目浇大水,要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品种、长势以及天气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浇水。

  五、土壤水分的诊断方法

  1、看土层深度:一般情况下,深土层的含水量要比浅土层高,而又比深土低。

  2、看土层颜色:一般情况下,颜色深的土壤含水量就大,颜色浅的土壤含水量就小。

  3、看土块颜色:一般情况下,土块颜色越黑,说明水分越多。

  4、看土色变化:一般情况下,土色由白变黄,则表示缺水;由黄变黑则表示过湿;由黑变粉时表示过干;由粉变白说明水分适中。

  5、听声音变化:一般情况下,土块发出“呼啦”声的含水量最多;而发出“叭叭”声的含水量较少。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电话:0592-4210160

手机:180 3022 8265

邮箱:linqiwen@57iot.com

总部: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A区6栋17楼

重庆办事处:重庆市高新区景阳路39号新壹站A87

云南办事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航空路

170号烟厂东区59幢3单元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