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墒情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023年10月09日 10:41
土壤墒情是指土壤的含水量,土壤中水的总量与全部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的水量。土壤水分主要包括毛管水、饱和水、持水和毛细水。
土壤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
1、促进根系生长,使植株吸足水分,保证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2、抑制根部呼吸作用,降低呼吸强度,减少养分的消耗。
3、促进养分向根茎部位运输,利于根茎部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4、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时,植株就会发生萎蔫现象。
5、土壤含水量过高时,植株生长旺盛,出现徒长现象,易倒伏,同时也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6、土壤含水量过低时,影响根系呼吸作用和吸收水分与养分。
一、土壤墒情的作用
土壤墒情是土壤的重要特性,它对农业生产和植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土壤墒情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农业生产中土壤水分情况,根据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灌溉措施,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另外,还能减少干旱的危害,提高作物产量。
二、土壤湿度过高
土壤湿度过高,对作物的生长也是不利的。首先是作物生长不良,根系不发达,导致根系腐烂,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减弱,作物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其次是土壤湿度过大时,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减弱,养分分解缓慢,容易使土壤板结、酸化。
当土壤水分过高时,会导致田间湿度过大,如果田间湿度过大时,就会发生病虫害的侵染和蔓延。因为湿度太大时,各种病虫害会滋生蔓延。所以在雨季到来时要及时做好田间排水工作。
三、土壤湿度过低
1、土壤湿度过低会影响根系呼吸作用,根系不能正常发育,植株易发生病害。
2、土壤湿度过低会使作物对水分的吸收能力降低,造成作物生长迟缓,甚至死亡。
3、土壤湿度过低会导致土壤中养分不能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而是经过土壤微生物分解转化成作物可吸收利用的形态。当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过低时,微生物分解速度降低,不能充分释放养分,使作物不能正常生长。
4、土壤湿度过低还会造成土壤板结、盐化、碱化等不良情况发生。严重时还会使植物根系窒息死亡。
四、土壤板结
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土壤板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长期施用单一的化肥,造成土壤中有效养分的不足。
2、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致使土壤板结。
3、长期施用化肥造成作物地下部分营养元素缺失或过剩,也会引起土壤板结。
4、农业生产中使用劣质农药、化肥或使用不合理等都会引起土壤板结。
5、长期采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水,会使土壤表层结构破坏,造成土壤板结。
6、排水不良,没有及时松土也会引起土壤板结。
五、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是指土壤酸度下降, pH值降低到5.4以下的现象。土壤酸化,可使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有效性降低,尤其是钙、镁、硫、铁等元素,这些元素在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时,需要有一个适宜的酸碱度才能被吸收。长期使用化肥,不注意施用酸性肥料或过量施用含磷、钾多的肥料等,造成土壤酸化。如果土壤酸化进一步加剧,不但会影响养分的有效性,还会造成土壤板结、次生盐渍化等问题,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减产甚至绝收。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