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3年10月09日 11:12

  雨水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从降水对农业的影响来看,降水量的多少与作物的种植面积、播种面积和产量都有密切关系。随着降水量的增加,作物种植面积、产量都会增加,降水量减少,作物种植面积、产量都会减少。那么,降雨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呢?

  一、农业用水

  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是降水。从气象学来看,当降水开始增多时,即有降水发生,当降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出现农业用水的高峰,这也是农业生产最需要灌溉的时候。另外,农作物对水分的要求也是与降水量和天气有关的。

  二、土壤墒情

  土壤墒情是指作物生长所需的适宜土壤含水量,是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雨水季节,虽然降水范围和总量都比干旱少雨期大,但土壤墒情一般都比干旱期好。如在适宜的土壤墒情下,土壤湿度小,干湿交替,作物根系吸水速度快;水分多,使土壤耕层水分达到饱和时,作物根系呼吸作用增强。在适宜的土壤湿度下,作物生长迅速,干物质积累增多。因此,在雨水季节可以利用降水这一有利条件及时补充土壤水分。

  三、病虫害防治

  雨水时节,天气转暖,温度回升快,有利于各种病虫的发生为害。因此,在病虫害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病虫信息,指导农民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在病虫害防治上,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

  二是加强蔬菜病虫害防治。

  三是做好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四是加强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五是做好草地贪夜蛾和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的鼠害防治工作。

  四、早稻育秧

  早稻育秧期间,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清沟理墒工作。强降雨过后,要及时排涝,预防渍水烂根死苗。降雨后应及时查苗补苗,确保早稻大田面积。

  1、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因前期降雨较多,土壤水分饱和,可能出现渍害的早稻田块应及时排干积水;同时要做好防低温冷害的措施。

  2、及时做好农业技术指导工作。重点抓好早稻田间管理,坚持以水调温、以温调肥、以肥调水;加强病虫草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3、及时组织人力物力抢抓农时,抓好早稻育苗工作。

  五、农机具的检修

  农机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正确的操作或不恰当的保养,都会使农机具发生故障,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应及时检查和修理农机具,保证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同时,应对农业机械进行定期保养、维修和清洗,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农机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洁保养,保持机械的正常使用寿命。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电话:0592-4210160

手机:180 3022 8265

邮箱:linqiwen@57iot.com

总部:厦门市集美区软件园三期A区6栋17楼

重庆办事处:重庆市高新区景阳路39号新壹站A87

云南办事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航空路

170号烟厂东区59幢3单元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