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的成因分析
2023年10月10日 14:49
山洪灾害是由暴雨、融雪、冰凌等造成的。具有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成灾速度快等特点。由于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远远超过各种自然灾害,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山洪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一、地形地貌
山区地形起伏大,沟谷深壑,地表破碎,易形成山洪暴发。山高坡陡、沟谷狭窄、汇水面积小且汇流速度快、地形坡度大和植被稀少等均为形成山洪灾害的有利条件。山区河流往往受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地形起伏较大,沟谷狭窄,在暴雨作用下,极易形成山洪。因此,山区是山洪灾害发生的主要地区。
二、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对山洪灾害的影响主要是指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地形地貌条件比较复杂的山区。通常,地形地貌条件是山洪灾害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关系到洪水的产生、发展和路径。
三、气象水文条件
气象水文条件是指发生山洪灾害所具备的基本气象、水文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山洪灾害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大气环流异常,容易造成干旱、少雨,形成局地热低压,引发局部地区强降水;高原上的地形起伏和季风环流特征也影响着山洪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山地和高原地区受地形影响,极易形成山高谷深、沟谷纵横的独特地貌。在这些地区,一方面由于地形和地貌的影响,降水丰富;另一方面由于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分布不均。因此在这些地区很容易形成局地暴雨洪水,加之地面粗糙度大,地表径流易汇集于低洼处。
四、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是引发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类活动主要包括:
1.上游山区的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地表组成物质的流失。
2.兴建水库、电站、公路、铁路等大型工程设施,改变了原有的水文条件和河流形态。
3.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使天然降水更容易汇集到地表,形成径流,加剧了地表植被和土壤的侵蚀。
4.修建公路、铁路等工程时破坏了原来的地形地貌,形成了新的坡度,破坏了植被和土壤。
5.人口增长过快,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森林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加剧。
五、植被覆盖度
植被覆盖度越高,降水的截留能力越强,对降雨的汇流及渗透起到抑制作用,降雨的蓄滞力就越强。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往往植被茂密,水土流失少,地面平坦开阔。土壤含水量少,且表土松软,容易被冲毁。因此,植被覆盖度高的地区往往发生山洪灾害的可能性也较大。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