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对农业灌溉的影响
2023年10月16日 11:11
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并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解决我国当前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率低、灌溉水浪费严重、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同时,农业灌溉水资源的利用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由于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用水效率不高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必须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
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5位。同时,我国的灌溉面积和农业用水量持续增长,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从水资源状况看,我国是一个缺水性国家。全国年均缺水量超过300亿立方米,北方地区尤为严重。全国有80%以上的耕地由于缺水无法进行正常生产活动。
二、存在问题
1.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不到位。由于水利灌溉工程投资大,且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农村和乡镇,能够进行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相关工作人员不多,而这部分人基本都是农民,他们缺乏专业知识,没有意识到水利灌溉工程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2.水利灌溉工程缺乏科学管理。农村和乡镇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及维护机制不健全,使得这些设施存在管理不到位、维修养护不足、维护费用不到位等问题。同时,这些设施管理和维护的人员基本都是农民群众,他们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行情况了解不多,没有意识到维修养护的重要性。
三、发展对策
1、制定统一的国家节水标准,加强节水宣传,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在农村全面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要加大农业用水价格改革的力度,同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科学制定水价,促进农业用水需求得到合理满足。
3、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4、加大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那些长期得不到维护的水利工程,应该尽快进行改造和修复。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