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城市洪涝灾害
2023年10月16日 11:20
进入汛期,特别是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多个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部分城市发生严重内涝灾害。如何加强城市洪涝灾害的预警与预防工作,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建设智慧城市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如何做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中,对于城市防洪排涝的认识是较为片面的,主要以工程措施为主,如修建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等。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建设可以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数据,并结合实时动态的天气、气候、环境等数据进行预警。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传统防洪排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人工巡查效率低下、隐患排查困难等,同时可以提高防汛工作人员的预警效率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1.建立城市防洪排涝综合体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全面系统地解决城市防洪排涝问题。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特别要重视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和对城市河道的治理。
2.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防洪标准,加快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步伐。通过建设城市河道、蓄滞洪区、排涝泵站等措施,提高防洪排涝能力,使城市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1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
3.加强对低洼易涝地区和重要设施的安全防护。合理设置积水监测设施,完善预警预报系统,提高对突发性内涝灾害的处置能力。
三、做好洪涝预警工作
气象、水文、水利、国土、城建、公安等部门要密切监视天气和雨情,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发布暴雨预警。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要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对重点区域和部位的建筑工地,要安排专人值守,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
四、加强应急管理能力
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对城市防洪排涝和应急处置等工作进行科学决策,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制定相关预案,增强市民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五、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近年来,我国对城市防洪工作越来越重视,不少城市建立了专门的城市防洪组织机构,对城市防洪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同时,对城市防洪工作实行统一调度和管理。如北京市防汛指挥部就是根据防汛需要成立的,下设办公室、工程处、技术处、信息中心等,专门负责北京地区的防汛工作。因此,在新时期下,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防洪工作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城市防洪建设与管理,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