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监测的内容有哪些?
2023年10月24日 14:19
土壤是一种由多种矿物质、有机物和有机胶体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功能的空间载体。在自然界中,土壤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土壤监测是对土壤的一种研究,从宏观上了解土壤的整体情况,掌握土壤性质变化趋势,为保护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土壤监测不仅可以监测出污染、退化及重金属污染等土壤环境问题,还能通过监测掌握和研究区域内土壤污染的原因、程度、发展趋势等,从而为土壤环境保护及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那么在进行土壤监测时需要对哪些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呢?
一、土壤监测的目标
土壤监测是为了掌握土壤的质量、数量、类型和分布状况,以及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具体的土壤监测目标包括:
1、掌握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了解和掌握区域内土壤污染情况、演变趋势及发展趋势,为制定土壤保护与修复措施提供依据。
2、评价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生态环境状况,为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3、为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掌握土壤的基本性质,为建立土壤质量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资料,为研究分析区域内土壤性质变化规律提供数据资料。
5、为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二、监测对象
土壤监测对象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以及其他农用地等。
三、土壤监测内容
1、土壤监测包括:土壤化学成分(pH、 EC、电导率、水分等)、土壤物理成分(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生物成分(植物残体和植物根系)。
2、通过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可以获得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及比例,同时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测定,可以间接了解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四、监测布点
布点的目的在于为土壤环境监测提供有代表性的数据。根据土壤特性,选择土壤中污染物浓度最高的区域进行监测,从而确定土壤监测点位。
布点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应根据调查结果确定监测区域,并按区域大小、地形高低、道路交通情况及污染源等因素合理布点。
2、监测点位应靠近污染源头或污染物扩散途径,并避开污染源排放口。
3、土壤监测点位应根据监测目的确定点位数量,一般为50-100个点左右。
4、布点位置的选择应以满足采样要求为原则。
五、监测方法
土壤监测方法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室内土工试验方法,一种是野外采样分析方法。对于室内土工试验方法,一般需要对土壤样品进行破碎、过滤、筛分、称重等步骤,然后再利用测试仪器对其性质进行检测。对于野外采样分析方法,首先需要根据采样点土壤的实际情况确定采样点位置,然后按照相关的规范对土壤进行样品采集。然后再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其进行处理并测定相关的理化性质。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