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自动测流车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如何处理?
2023年11月02日 11:13
轨道自动测流车的研发是水利水电行业技术创新的一个突破,实现了从传统的人工测量到自动化、智能化、远程化的转变。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的轨道测流车在不断地发展,实现了从测流方式到流量计算方式的转变。轨道测流车主要用于河流流量测量,具有精度高、监测范围广等特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一、传感器安装
传感器的安装是轨道测流车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传感器安装不当会影响轨道测流车的测量精度,因此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保证传感器安装稳固,防止由于振动造成的位置偏移,影响轨道测流车的正常使用。
传感器安装时,应尽量避开障碍物、金属物。如果出现障碍物时,需要适当调整传感器位置,避免在障碍物影响下发生信号中断。对于金属物,应将其排除在外,避免因金属物的影响导致信号中断。
二、线缆选择
线缆是轨道测流车的关键部件之一,线缆的选择会影响测流车的稳定性、精度和使用寿命。由于没有相关标准,在线缆选择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建议厂家在产品出厂时进行严格检测,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线缆是否有破损、损坏或老化现象。如发现有上述问题,应及时更换,以避免设备出现故障。
(2)检查线缆的长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线缆长度应根据设备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整。
(3)检查线缆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发现质量不达标的产品应及时更换。
(4)检查线缆的类型和规格是否与设备相匹配。如果不匹配,应及时更换。
三、传感器固定
传感器的固定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钢绳和铅丝等硬物进行固定,这种方式比较坚固,但在遇到地震、大风等自然灾害时,会对传感器的使用造成影响;另一种是采用钢丝绳进行固定,这种方式比较灵活,但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一旦有松动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传感器的固定方式不同,对水流的监测效果也不一样,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固定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
四、数据采集
(1)根据系统说明的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
(2)由于现场条件所限,在野外环境下进行数据采集时,应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一般来说,流速传感器应与水面保持约2米的距离。在现场环境下进行数据采集时,传感器应尽量保持在水平位置,避免水平倾斜。
五、系统维护
在使用轨道测流车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并维护设备,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如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出现异常状况,应及时联系厂家进行维修。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