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洪涝灾害对灌区的影响
2023年11月21日 16:34
为了避免洪涝灾害对灌区造成的影响,结合灌区实际情况,建立了灌区防洪评价体系。根据灌区的特点,研究了洪灾和洪水频率,对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防洪预案。主要包括:汛期洪水频率和洪水预警系统的建立、堤防、闸、站、控制工程等防洪设施的建设以及应急预案。
一、建立防洪评价体系
根据灌区的特点,建立了灌区防洪评价体系。该体系是由防洪评价标准、防洪评价等级和洪水频率等组成的。其中,防洪标准是指灌区设计洪水和实际洪水之间的差距;防洪评价等级是指对某一次洪水所做的定性、定量评价,是对灌区洪水风险的估计;洪水频率是指在不同时间内,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程度。
二、洪灾及洪水频率分析
通常情况下,洪水是指河流、湖泊等区域因暴雨所引起的水流现象,包括洪水、泥石流等。根据《防洪标准》,洪水分为大(2)型和小(1)型两种,根据灌区的特点,在对灌区进行防洪评价时,主要采用小(1)型洪水。在这种情况下,该区域内的洪水流量通常小于500立方米/秒,一般不会对灌溉产生影响。因此,在对灌区进行防洪评价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以往的研究中,多采用年最大洪峰流量与最大流量之比(Vmax/Vmin)来表示洪水流量。
三、洪涝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
1、造成灌区的经济损失,直接的经济损失包括:农作物受灾面积及产量减少;居民住房受损,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工业企业停产、减产等。
2、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是指水利工程设施的破坏,河道、水库垮塌和决堤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生态环境破坏。
3、给灌区带来安全隐患。当水库发生溢洪道决堤时,由于大量洪水突然进入水库,容易引发山洪灾害;当河流发生洪水时,由于水位上升而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当河道发生洪水时,由于水位上升而产生淹没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当水库在汛期蓄水过多时,由于水位上升而引起溃坝等。
4、增加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风险。
四、防洪预案
在分析洪水频率和洪水影响范围的基础上,以灌区现有水利工程为基础,制定了防洪预案。在汛期,当出现超过历史洪水频率的洪水时,灌区管理机构应根据防汛部门的通知,提前发布防汛公告;当发生特大洪水时,应及时启动相应的防洪预案;当发生大面积灾害时,灌区应积极调动人力物力进行抢险救灾工作。此外,应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当水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23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9400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云资讯